《逃离德黑兰》「蝙蝠侠」独自降临,拯救于水深火热中的美国公民

《逃离德黑兰》「蝙蝠侠」独自降临,拯救于水深火热中的美国公民

Great Daily - 娱乐·2019-07-19 07:24

60分钟肩颈后背按摩+热石理疗仅需$38!
高效电工全岛24小时为您上门解决问题!

"

当我们讨论起本·阿弗莱克之时,所有人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蝙蝠侠。确实,在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之后,活跃在萤幕上的蝙蝠侠就是由本·阿弗莱克扮演了,而且他也沒少被观众们诟病,因为DC这几部和蝙蝠侠有关的电影确实不太优秀,但是不为人熟知的其实是,本·阿弗莱克其实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导演,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就是他的作品。

导演本·阿弗莱克

《逃离德黑兰》是由本·阿弗莱克所执导的传记剧情片,由本·阿弗莱克,约翰·古斯曼领衔主演。电影于2012年10月12日上映。电影夺得了包括奥斯卡和金球奖在内的多项奖项。

《逃离德黑兰》海报

在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巅峰,激进分子勐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托尼(本·阿弗莱克 饰)负责人质营救事件。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

伊朗民众涌入美国大使馆

作为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得主,许多人说《逃离德黑兰》配不上这个奖项,因为在这届奥斯卡上,优秀的电影实在是人太多了,《林肯》拥有名人传记的厚重、《乌云背后的幸福缐》体现了现代人的焦虑、《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带着一种高深的玄妙哲学。但是为什么最后奥斯卡最佳影片会颁给《逃离德黑兰》呢?因为它用一种最流畅的方法拍了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

独自来到德黑兰的托尼

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虽然在电影与现实有着一些小出入,但是确实还原上世纪70年代CIA特工拯救美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事件。在1997年CIA的五十周年纪念日上,CIA授予了一位已经退休七年的老间谍「开路先锋奖」,同时也被提名为美国情报界的50位明星之一,并被授权解密其间谍生涯的故事,故事中最为动人的便是这次「德黑兰营救」。

美国方面研究救援方法

说回电影,《逃离德黑兰》的故事听上去有些离奇,谍报工作、拯救人质,怎么看都是正襟危坐、严肃对待的事情,但是CIA的专家们竟然想出了虚构一部电影的拍摄项目这样的方法来拯救人质,竟然还国家层面得以通过了这个方案。所以说本·阿弗莱克选择的这个剧本实在是妙,比起他当演员时所选的剧本实在好过太多,这个题材首先非常的新颖,同时,它还拥有非常迎合主旋律的政治正确性。

托尼来到德黑兰

电影的前奏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的等待,托尼的计划看似非常滑稽,但是在当时伊朗的背景下,荒诞反而比真实可靠。为了让营救事件更加的真实可信,连好莱坞都投入其中,以及各大媒体都参与这场谎言。影片并沒有去解说歷史,而只是静静如何计划去营救大四工作人员,如何让人质坐上飞机离开。

《逃离德黑兰》的主旋律性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因为它展现了美国特工技高一筹的营救智慧,与之相似的人物描写如《战狼》,都是从个人延伸到了国家方面的主旋律,这也相当于美国CIA的一个活广告,至少在2013年这个伊朗与美国关系再次紧张的时候,这部电影的出现巨大填补了美国人民对本国的信心。

托尼

当然,主题的正确性并不是影片如此成功的唯一的点,本·阿弗莱克在本片上的缐索编排和节奏感掌握极佳。在大环境和主缐上,阿弗莱克一上来就渲染了伊朗国内一种狂躁危险的气氛,之后则不再去过度放大这种气氛,只是在如集市、机场以局部窥视全貌的继续展示了这种气氛。这正是体现了本·阿弗莱克成熟的地方,许多导演在拍摄此类题材电影时,非常容易过度关注歷史事件背景,让背景喧宾夺主,反而忽视了故事的主缐剧情。

美国公民遭到盘查

本·阿弗莱克在剧情上不仅仅让CIA特工托尼单缐叙事,并且在实施营救是通过美国国内的营救行动的推动和伊朗对美国公民的危机感的加强两缐交织。两条不同主缐的节奏感完全不同,美国国内的拯救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伊朗的六位公民遭受到的压迫却慢慢加重,这样的对比逐步提升了影片的紧张感,让尽管知道六位公民肯定会被拯救出来的观众依然被影片的氛围感染。

CIA的领导

最为精彩的便是最后男主带着六位公民逃离德黑兰的场景,经过了影片大半时间的渲染,整个营救计划接近完美,但是当他实行起来的时候,依然让人惊心动魄。沒有暴走、沒有飞车、沒有枪火,但是紧张感却让人急不可耐。每当营救小组出现了危机,小组成员总能够惊心动魄的解决,但是当问题几句之后,其他问题又随之而来,完全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这也体现了本·阿弗莱克精湛的视觉语言,通过剧情与画面一步步带动观众的情绪。

公民们成功搭上飞机

同时电影也讽刺了当时的政府的无能,整个营救计划充满了托尼的个人英雄主义,1977年的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与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托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飞机离开伊朗

无论如何,电影确实在那年戳到了奥斯卡评委们的G点,获得最佳影片也是实至名归,就算除去有关政治正确的部分,本·阿弗莱克依然为我们贡献了一部极为优秀的作品。

美国公民

而此类电影的伟大也不在于电影本身,而是在于「本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当片尾看到那些人物的圆形出现之时,沒人能不为此肃然起敬。

"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美国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