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盒子」小游戏设计背后的故事
转自:小红书DER(ID:red_ued)
作者: 小红书:DER
1
背景
四月份开始,小红书用户通过诸如点赞、评论、收藏等社区行为,会随机触发「惊喜盒子」,打开即可获得购物券或现金红包。盒子以及弹窗的样式会根据不同的节日和活动来更换,带给用户不一样的惊喜。
需要特殊考虑的是「 6.6大促 」(小红书每年最大的站内活动),怎么在活动期间赋予「惊喜盒子」独特的、进阶的玩法,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2
玩法制定
接到需求的时候,产品侧对于6.6盒子已有初步的想法,总结为以下三个要点👇
紧接着抛来一张这样的「草图」🤭
草图的基本思路是:一个人要将头顶的盒子顶到虚线框区域里,根据盒子停留的位置与框的重合度得到对应分值,共分为四个等级。
在此基础上,我们补充制定出了最初的玩法规则:每位用户有三次顶盒子的机会,每次根据重合度给出对应等级的券作为奖励,最终三选一领取。
经过讨论、评审之后我们再次做出两点修改:
1. 减少所有不必要的流程,让用户以更少的步骤达成目标;
2. 使用简洁易懂、较常见的方式来展示分数、级别等结果信息。
于是有了最终的玩法规则 👇
游戏流程概括:进入游戏 - 长按顶盒子 - 得分 - 领券。并引入刷榜模式,增强活动的游戏性。在刷榜模式中设定频次门槛,用户每小时可以获得限定次数的游戏机会。
3
游戏人物形象制定
进入视觉设计后的第一个问题是,顶盒子的人物形象应该满足什么特点?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讨论制定出了三个规则:
1. 简洁的人物形象;
2. 具有跳动的属性;
3. 能够表达一定的情绪。
初稿的三版方案分别通过腿、弹簧、球来体现弹跳属性,五官只保留了眼睛,配合用力时通红的小脸+ 努力闭眼来表达情绪和长按力度。
球形的方案能够最大化放大表情,强调游戏的代入感,同时通过形变也有不错的弹跳表达,成为后续深化的基础。
接下来要考虑赋予形象小红书特性,「薯队长」是小红书的专属IP,但对于顶盒子游戏来说,细节需要简化。首先取了「薯队长」的头部,适当放大强调五官,迎合初期方案里需要传递情绪和力度的属性;其次,将形体圆润化,增加Q弹感。
4
动效
动效设计对于游戏来说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决定了游戏质感和体验。在这个简单的顶盒子小游戏中,我们试图通过一些人物表情+动效的细节,去强化游戏情绪,增加代入感。
薯队长在顶盒子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蓄力过程小红薯的身体体现出受到挤压而形变,同时眉头紧锁、嘴角下沉、面部通红。跳动的时候瞬间释放压力,眉头舒展,眼睛放大,有种排出毒素一身轻松的感觉😂。等待分数及出分反馈的时候,展现期待感/小骄傲。
还有一些小细节的处理,烘托整个游戏的趣味性:分数出现时参考了旧电视机开机的效果;当得分高于90分时,会弹出「WOW」字样来增强用户的成就感,同时薯队长也会得意大笑。
以下是完整动效展示 👇
5
定制皮肤
大多游戏在不同的活动期间,会以不同的场景装扮来营造活动的氛围、带来一些新鲜的体验。我们希望「惊喜盒子」同样具备这样的拓展性。
6.6年度大促期间,「惊喜盒子」相关页面承接了大促主视觉以及主色调红粉色,来营造大促期间APP 内喜庆的氛围感。
今年八月,小红书与TFBOYS演唱会合作发起了一场「顶盒子,赢门票」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加入了偏男性化的元素,承接演唱会宣传主海报的黑橙两色来作为榜单页与游戏页的主色。
对于游戏页来说,需要让视觉重心聚焦到盒子与薯队长身上,同时又希望能营造出演唱会的舞台效果。于是便出现了本次活动页的的个性化视觉点,背景层一束追光灯👇。
6
活动设计小TIPS💡
🤖️「傻瓜」操作:促传播/活动类小游戏,操作需要足够简单,链路足够短,并传递出一定的游戏感、趣味性。
活动类游戏和常规手游的出发点和目标有本质的区别。且活动本身存在的时间比较短,简单即意味着用户能无门槛参与、快速完成、即刻获得反馈。
🎮 游戏化:游戏相比非游戏,发券的店铺跳转率/打开率较高,推测用户努力赢得的成果会更珍惜。
这是数据复盘时得到的一个比较有趣的结论,所有用户体验的根源都是对人基本心理需求的分析。
🏆 榜单效应:好友比拼增加了游戏的可玩性和打开率,并会带来新关系链的建立。
人总有攀比心理,且攀比更多地发生在我们的关系链中。这种基于私域的攀比为游戏提供了更多无形的互动性、粘性和讨论度。意外的惊喜是,我们很开心看到用户主动用发笔记、评论等社区行为,扩充社区内关系链,增加上榜PK的趣味。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可跳转阅读)
关注『UI设计达人』
看更多精选UI设计文章
↓↓↓
好文章,我在看❤️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游戏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