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动物园“铲屎官”揭秘:大象便便如何用20天“变粪为宝”

「视频」动物园“铲屎官”揭秘:大象便便如何用20天“变粪为宝”

扬眼·2019-11-15 17:18

想买房?了解最新楼盘价格?专车接送,无经纪费,外国人可贷款!点此视频看房
电影票85折,全岛Cathay电影院通用!

视频加载中...

扬子晚报网11月15日讯(记者 徐昇)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里住着4000多头动物,每天产生粪便660余斤。其中的大量垃圾,过去只能堆积在园内矿井垃圾站。今年,红山动物园成功开展动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动物“粑粑”不出园门就能变废为宝,加工成优质的有机肥和营养土,化作春泥更护“花”。考拉一家食用的桉树叶就是用这些特殊的肥料施肥的,效果不错。

大象成了“变粪为宝”主力军

动物们虽可爱,但产生的粪便垃圾不少。红山动物园的大象路麦、麦哥,食量惊人,排出的便便也多。一天下来,两头大象拉的粪便加上吃剩的干草,最起码有400斤。这么巨大的粪便量,让动物园“铲屎官”很头疼,如果进行掩埋,常年累月下来无疑是对环境以及土壤的巨大污染,同时也是生物资源的一种浪费。

“过去,动物粪便除了和园林废弃物一起堆肥使用以外,还有一部分堆积在园内矿井垃圾站,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红山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再加上园林植物废弃物,如枯枝落叶、树枝修剪物、杂草、残花等,数量也很庞大。

这些在外界看来异常难清理的废弃物,现在在动物园却成了千金难买的宝贝,这些废弃物经过处理可以产生大量有机肥。据介绍,园区在进行项目时首先就考虑到利用大象粪便作为原料。因为灵长类、鸟类、两栖爬行动物粪便不易收集,所以收集的动物粪便主要以食草动物和勐兽为主。

考拉最爱的桉树叶就有“粑粑”的功劳

2018年9月,红山森林动物园启动“动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一环保项目。利用动物排泄物、园林植物废弃物为基础,经过收集、分类、粉碎、发酵、灭菌、除臭等无害化处理,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植物营养需要,经过精心研究、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加工成有机肥和特种生物草炭营养土。用于植物的基肥,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 。

工作人员操作全封闭除湿快腐发酵设备。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 摄

15日上午,扬子晚报记者在动物园看见了这个神奇的“罐子”。分拣过杂质的动物粪便和树枝等植 物废弃物,被推进全封闭的除湿快腐发酵成套设备里,包括独立的粪便预发酵仓、树枝粉碎区、二次粉碎区和发酵出料区。

“每次放入大约50立方的动植物废弃物混合物,加入发酵粉,经过15天至20天的发酵,能产生26立方的有机肥料。我们每两个月可以加工3次。”动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动物粪便和植物废弃物投放的比例是1:3,这样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更加松软,非常利于植物的吸收。今年8月份,第一批肥料投入使用。现在,园区所有植物的施肥以及 考拉吃的桉树叶都是用动物园自产的有机肥进行施肥,效果显着。

动物园计划送游客“动物粪便”有机肥

负责该项目的南京登博科技公司技术总监丁万文告诉记者,使用动物粪便和园林废弃物所产生的土壤肥料和营养土,含有植物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肥效时间长,能促进植物的枝叶茂盛、花繁果实,还能改良土壤。

制成的营养土。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 摄

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据环保优先、综合利用的原则,建立动植物废弃物的园内生态循环系统,既能让大量垃圾不出园门,变废为宝,还能为游客创造一个舒适清洁、优美和谐的游览环境。接下来,动物园准备通过科普活动,向游客发放动物粪便制成的有机肥料,特别是向孩子们展示动植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以倡导环境保护理念。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