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真要把我赶出这座城?
小巴昨天在小区倒垃圾,遭受了一万点暴击。两个阿姨站在垃圾桶前,把小巴的垃圾检查了一遍。然后递给小巴一个小本本说,不合格要回家重新分类才能扔。
只知道上海开始垃圾分类,没想到深圳也开始在小区试点了。
网上有人说因为垃圾分类要逃离上海。看来也不完全是玩笑啊。
强烈的求生欲,让巴塞君决定,晚上不看电影,不追剧了。要找一部纪录片生存指南,来看看垃圾分类的前世今生,垃圾分类,到底是个什么鬼?
讲环保的纪录片不少,远点的有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拍的《不可忽视的真相》,还获得了奥斯卡奖。
近的,也有小李子拍的《洪水到来之前》,口碑也非常好。
但专门讲垃圾分类的记录片还真不好找。
有不少短片。嗯,让我收获比较大的,是这一部《循环再用,怎么做到》
1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垃圾分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是回答70代开始,目的是保护环境,那你和小巴一样,答错了。
垃圾分类在40年代就有了。二次大战的时候,美国需要大量的物资原材料,制造飞机大炮跟德国人打。老百姓把垃圾当中的金属和其它有用的材料分离出来,制造军工产品。
当然,垃圾分类最终被广泛推行,是因为70年代,随着嬉皮士运动的兴起,大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首个地球日就是在那时候开始的。
实际上从有人类开始,就开始有垃圾。只不过在城市化工业化,高消费之后,这个问题才愈演愈烈。
刚开始的时候,城市处理垃圾,就两个方法,焚烧和填埋。但随着人口和消费的增长,垃圾越来越多。这两方法显然不可持续。特别像美国这样的地方。以全世界4%的人口产生了全世界25%的垃圾。如果不搞垃圾分类循环利用,他们很快会被自己产生的垃圾掩埋。
所以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整个过程是,消费者先进行家庭分类,
然后垃圾处理公司再次细分处理,
打包成可使用的工业原料,
卖给工厂。工厂制成产品,卖给消费者消费。如此循环往复,每个环节缺一不可。
2
看了片子才知道,中国虽然才刚刚推行垃圾分类,但是中国在垃圾回收处理方面,早已经是全球体系里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快速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这样造成两个后果,一是需要大量能源和原材料;二是产生大量贸易顺差,特别是对美国。
对原材料,能源的大量需求,让国内产生很多煤老板。在国外,带动了澳大利亚,巴西这些铁矿石出口大国的经济发展。
而对美的贸易顺差,让从中国开去美国的集装箱船,去时满载货物,回来却无货可装。
那最后装什么回来了呢?美国的垃圾。经过分类之后,可以做制造业的原材料。既能满足中国对原材料的饥渴,比如废纸运回来,中国就可以少砍树造纸了;同时又能享受到返程集装箱班轮极便宜的运费。
在顶峰的时候中国处理了全世界50%的塑料垃圾。其它的垃圾象废纸之类就更多。之前在新闻当中不时听到的洋垃圾的字眼,指的就是这些。
所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排放的确很多。但与此同时,世界,特别是美国的垃圾处理,环境保护,中国出了很大的力,贡献非常大。
但是中国对自身的环保,也越来越重视,步子也迈得越来越大了。从去年开始,中国对进口材料,开始执行严格的污染率标准,造成去年头几个月,达到标准运到中国的塑料垃圾数量断崖式下降,降幅达到92%。这样的举动,让整个世界都蒙了。
“中国拒做垃圾倾倒场,世界乱作一团”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美国的很多城市没办法处理他们分拣出来的垃圾,只好又走上焚烧和填埋的老路。
3
所以中国庞大的制造体系,早已具备了吸收循环再生垃圾的产能。接下来要靠我们老百姓,通过垃圾分类,把垃圾变成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出产品了。
这个难度很大。美国从1990年开始,到2015年搞了25年,循环使用率也只是从16%提高到35%左右。
中国人最擅长政府带头,集中资源和力量做大工程,架桥、上天、入地,很多工程让世人叹服。
但垃圾分类这种,要靠全体人民自觉自愿,有点挑战。
现在我们所处的阶段还是“请大家不要高空抛物”,一步跨到垃圾分类,感觉步子迈得有点大,会不会扯到那啥?
但是冷静想想,这条路还真是不走不行了。地球的环境被人造得,已经到处是百年一遇的大雨、洪水、寒潮、森林火灾、雪暴,中国也开始刮龙卷风了。所以就算再难,也要搞,哪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搞得早的,象日本、瑞典,成效显着,日本甚至出现了零垃圾(Zero Waste)小镇,就是没有任何需要处理的垃圾,全都循环再用。
但刚开始的时候同样不适应,想想他们的垃圾分54种,小巴立马要崩溃。
说回美国,中国人不跟他们玩了,他们也在想辙,公司和学校参与进来,利用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进行深度分捡,降低污染率。
麻省理工的博士生研究能分拣垃圾的机器人
所以有美国人说,中国拒绝接受我们的垃圾,从长远来看,对美国是一件好事。
意思是被中国人卡了脖子,逼着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在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上再又上一个台阶。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啊,哈哈哈。
但是关于垃圾,最最根本的原因和最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呢?难道靠科学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显然不是。
根本原因是消费主义盛行,买买买的剁手党太多了啊啊。所以终极的目标,是减少消费,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象这位大姐一样,一年只产生这么点垃圾。
这也是小巴终于找到的生存指南。减少消费,循环使用,不但减少了垃圾,不被分类困扰,留在深圳,而且小巴干瘪的口袋也能负担的起啊。
@Moviebase
推 荐 阅 读
点击右下角「❉在看」表白巴塞君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垃圾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