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地理与文化,从安庆、徽州到合肥,长江淮河如何改变了安徽

多元的地理与文化,从安庆、徽州到合肥,长江淮河如何改变了安徽

最美旅行发现家·2020-01-12 16:32

周边游低至$69/人!快来看看这些假期好去处
电影票85折,全岛Cathay电影院通用!

长江边的城市

海潮青年:安徽是扶贫压力较大的中东部省份,但过去六年600多万人实现了脱贫梦,正尽力融入长三角的安徽,凭借较好的区位优势、工农业基础和人的努力,将迎来新变革;另一面,安徽很难用简短、精准的文字来概括,内部人文分化太大造成了整体形象模煳,这可能要拜长江、淮河所赐。

处于东部、又偏中,处于中部、又偏东,应该是安徽地理位置的写照了;而在整体上,除开淮河对南北的大划分,安徽囊括了5个地形小分区,黄淮平原区、江淮台地区、大别山区、长江下游平原区、皖南丘陵区,这就是多元的安徽地形。

地形区众多的安徽,地跨我国地理南北,靠近中原的中原文化、淮河沿岸的淮河文化、淮南江北的江淮文化、长江沿岸的皖江文化、与浙江山水相连的徽州文化等,很难说谁能全面代表安徽,只能说它们都代表安徽,这就是多元的安徽文化。

在最早期,这些多元的文化孕育于多元的地形区,待到安徽逐渐独自建省,独自探索前进,挑战也就出现了,这其中,正是长江、淮河改变了安徽(对此,皖南的山地丘陵表示也有责任),但这不完全是坏事,文化多元在今天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长江之于安徽

全长6380公里的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它于安庆市宿松县叶家湾村进入安徽,待到长江完全告别江西后,安徽把长江称之为皖江,蜿蜒于平原之上的长江,其落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对此,长江之于安徽的价值,就比湖北少了水能价值,长江对于安徽的价值更多的是航运和供水。

从安庆到南京,沿岸地区通过黄金水道频繁互动,在历史上,沿承古皖国底蕴的安庆,宋朝后再次鹊起,号称“封长江之喉,分吴楚之疆”,在清时分江南省时,新省份的名称首字正取自安庆,安庆慢慢地成了新省份的省会。

安庆

芜湖一带凭借长江的舟楫水利之便、地理区位之优,利用明朝开始积累的浆染业经济基础,在清朝时期成了“四大米市”之一,在近代逐步发展成了安徽最大的长江港城,被称为“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经济上,芜湖当前占据安徽第二的席位。

芜湖

长江让安徽在我国重要的经济带上占有一席之位,让安徽中南部城市融入长江三角洲有了地理区位基础,配之于铁路通道,长江经济带在安徽还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淮河之于安徽

淮河划分了我国东部的南北,是我国古代“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南阳桐柏山河谷,干流全长1000余公里,但总落差仅约200米,流域面积则为27万km,淮河虽然没有长江大,但比起长江,淮河在安徽产生的分割效应最大。

淮河支流众多,水系复杂,商朝时的淮河难于逾越,也许只有飞鸟才能逾越,也许是太多的鸟类栖居于此,商人造字时候,把“飞鸟”和“河川”合成了“淮”,这条支流水系复杂的河流就被称之为淮水。

黄河夺淮之前,淮河流域是富庶的地方之一,盛产粮食,航运价值也比较突出;黄河夺淮之后,北岸支流的水系紊乱,中下游河道淤塞,直到失去了入海河道,让人们苦不堪言,近800年间,淮河成了需要被治理的河流,新中国成立后,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几代人的辛苦努力才让淮河稳定下来。

在安徽,淮河沿岸的城市缺乏互动,可能与淮河的航运价值不高有关,也可能与人们专注于农业生产忽视了商业的往来有关,但无论如何,都说明了淮河之于安徽的价值,更多在于供水和生态,同时,淮河也是安徽多元文化的线索之一。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