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大相国寺(下)——河南行(23)

开封大相国寺(下)——河南行(23)

梁溪河·2024-11-25 12:19

每日爆品抢购!快来捡便宜!
购物隐藏返现,立即点击查看

开封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寺庙始建于北齐,唐睿宗为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赐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北宋时期的大相国寺为“皇家寺院”,殿宇瑰丽宏大,有“金碧辉煌,云霞失容”之誉。它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相国寺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为罗汉殿,俗称“八角琉璃殿”,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罗汉殿由游廊、天井院和中心亭三部分组成。殿前有一块非同寻常的石头叫“艮岳遗石”,也叫宋宫遗石。北宋时宋徽宗建成艮岳花园,从江南运过来的太湖石。历经千年沧桑,得以流传至今。

罗汉殿

艮岳遗石

艮岳遗石

罗汉殿入口处的佛台上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两侧是迦叶和阿难两位弟子。罗汉殿的中心亭是一木结构的八角亭,亭中是一尊站立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这尊雕像是清代乾隆年间,由一名民间无名匠人用一棵完整的银杏树,耗用58年心血完成的艺术杰作。像高3米多,重约2000公斤,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200余只,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只慧眼,共1048只手,故名“千手千眼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

这尊“千手千眼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塑像不仅用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观音面色安详,眉如弯月,眼透灵光,浑身充满幽雅静谧的美感。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她那端庄、秀丽的面容,是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

罗汉殿内回廊四周塑有大型群像“释迦牟尼讲经会”,众佛、菩萨、四大天王、罗汉等高低、胖瘦,姿态各异,造型生动。众罗汉或在山林中,或在流水间,或坐或卧,或仰或俯,或举手,或投足,形态逼真。弯曲的手臂,细微的皱纹,下垂的衣衫,飘逸的褶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大相国寺中轴线最后建筑是藏经楼,这是一幢垂嵴挑角的两层建筑,占地面积680余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5米,高20余米。藏经楼上层是保存、收藏佛教经典的地方,底层是法堂,是法师讲经说法的地方。法堂中供奉的释迦牟尼玉佛像是上世纪初由海外华侨捐献的,用一整块缅甸白玉雕刻而成。

资圣阁位于藏经楼后面,高58米,长、宽均为21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取名“资圣”即资助圣政的意思。资圣阁共五层,一层为佛学研究院,二层为卢舍那佛殿,三层为五方佛殿,四层为寺院历史陈列馆,五层为游览观光层,可观全寺风光及近在咫尺的鼓楼雄姿。

卢舍那大佛

五方佛

五方佛

五方佛

大相国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是中国着名的佛教寺院。经典小说《水浒传》中所描述的鲁智深倒拔杨柳、林教头结识鲁智深等精彩故事,就发生在相国寺,使它更具有传奇色彩。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