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过头的美好,以及这个世界终究是女人的
昨天看到一部俄罗斯电影《他是龙》,在当时刚上映的时候火的一塌煳涂,这种态势有点像之前的《太子妃升职记》,火的原因我归结于一种社会氛围,就像冬日里大地上的野草一样,风向一来只要点着一小撮,就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喜欢的就如彝族人过火把节,又唱又跳还欢呼,不喜欢的也走过路过无处可躲。
恩,这是个长得好看就拥有特权的时代,我今天看到一个小姑娘的微博签名是:我揍是个看脸的人,说我冷血的人是因为你长得丑我没法忍。
赵雷在《三十岁的女人》中唱到:可是这个世界有时候外表可以决定一切,可再灿烂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当然很少人会去考虑当你老了以后除了钱还能靠什么养老,于是大部分人都在幻想的美好中把自己画地为牢。
《他是龙》这部电影几乎满足了普通女人所有的幻想。电影的女主角米拉是个美丽又果敢的公主,在婚礼现场被一只火龙掳走,火龙幻化成人形后是身材好声音温柔的美男阿尔曼,渐渐的公主俘虏了火龙的心。
在女人的世界里,专属两个人的烟火是最好的浪漫,于是阿尔曼给米拉放了最璀璨的烟火,尽管我不相信那个时代能有那么高级的烟火;女人觉得花代表一种爱的象征,于是阿尔曼用花瓣向米拉展示如何看得见风,直接在她面前撒的像花海;女人认为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于是阿尔曼陪米拉在小岛搭建了一个温馨无比的家;他们在海边玩沙,他牵着她的手一起放风筝笑笑傻傻,男主还很会说情话:我看鸟,也看鱼,为什么不能看你。他们的生活简直就是一幅这个世界还没诞生的美画。
还有女人常常会觉得家人不理解自己的感情,于是在电影《他是龙》里,米拉的父亲告诉她真爱要遵从内心,所以在后来知道米拉放弃门当户对的未婚夫而选择一条龙的时候没有阻挠而是欣慰和支持。
最重要的也是全片最高潮的地方,就当后来米拉重返家园准备再次与未婚夫结婚的现场,她勇敢的说出了不,然后她心爱的阿尔曼幻化成了龙乘着风从天而降把她接走,后来她们生了一个女儿,过着幸福的生活,男主没事还带着她飞上天,然后我看到一个网友评论:天震。
这是一部男生走马观花看过就忘,而女生少女心爆棚还念念不忘的电影。总分10分,我打6分,确实悦目,但不够赏心。
就我自己而言,一部电影最重要的就是故事和人,《他是龙》基本和故事绝缘,男女主角的镜头基本上也是以表现外表美为主,尤其是男主,很多人语气特别兴奋的评论说舔屏这类的,我试着想象了一下,这个行为应该还蛮猥琐吧。
这个电影的口碑两极分化也很严重,一部分人把它作为自己的白月光,满足了自己对于美好爱情的所有想象;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觉得只不过是女生看上了男主的“颜”,剧情本身和演员演技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的确,男主由国际超模马特维雷科夫饰演,堪称“行走的荷尔蒙”,影片中也完美地展现了他线条分明的美好肉体。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最佳看点——纯爱,以及它惊艳的,美妙绝伦的取景和特效。
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人物设置,以往大部分电影里,女人是望夫石,嘴里默默的说着我等你;而这部电影里女人是主动的一方,为你治愈,主动说我选你。这也是为啥这部电影在国外表现平平而到了中国就大放异彩的原因,因为它很贴合现在中国女人的心态,女人早就当家做了主,从满大街都是大妈跳广场舞,女孩疯狂自拍我就发现,这个世界终究是女人的。
最后再谈谈“纯爱”这个设定。
其实很多打着纯爱旗号的电影,都逃不开“慢节奏”。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但这个“慢”的度十分不好掌控,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剧情拖沓,是一种“故意”的慢,非但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反而使人完全不能get影片的点,觉得十分无聊。
《他是龙》完全没有这个忧虑,剧情十分紧凑,女主被龙掠走的具体细节没有讲,只是再后来女主苏醒回忆的时候放出;而女主对于男主是龙态度的转变却是一步一步的,影片的重点则是放在了这一部分,从最开始的害怕恐惧一心想要逃离龙岛,到后来对男主产生了感情愿意一辈子留在龙岛,心态一点点的转变,感情也随之一点点的增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的人生,可能不会有女主那样的奇遇,遇到属于自己的一条龙。
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万中挑一的灵魂伴侣。
“志趣相投,有着共同热衷的生活方式,对爱与自由有着相同的理解,可以在寒夜雨天促膝长谈,也可以在夏日午后安静的空间里彼此沉默不语,可以共赴目的地,也可以分开旅行。”
这是一部绝美耀眼的电影,拥有着纯美爱情的电影。如果你刚好处在失恋走不出的伤心阶段,或是暗恋无果苦苦等待,亦或者是想要将就着和自己不爱的人生活下去,不妨看一看这部电影。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电影 娱乐 国际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