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万千人与车 褪色中的渡轮码头

聚散万千人与车 褪色中的渡轮码头

国际时评-中国·2021-04-08 13:05

吃货好消息:最新美食促销优惠!
新加坡最全中餐外卖,随时随地享美食!

西环码头自3月起遭海事处以防疫为由封闭,不准工作人员以外人士进入,大家失去了一个打卡胜地。除了打卡码头,香港还有很多不同功能的码头。我们走访香港不同码头,尝试拼凑出码头和渡轮昔日的风光,以及如今没落的原因。

船公司疫前会不定期举办怀旧活动,让市民缅怀“驾车出海”的日子。

车辆上船泊好后,船员会放置铁块防止汽车熘后。

【观塘】

香港作为一个沿海城市,码头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过去陆路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市民也要靠水路去不同地方,甚至乎可以驾车上船。三十年代,香港设有汽车渡轮路线,最初只有来往中环和佐敦道的航线,到后期加至北角、观塘、九龙城等也设有汽车码头。“现时观塘码头只有四条行车道。”在船公司工作了四十年的胡永新解释。

一九七四年,观塘码头汽车渡轮航线启航,那时有六条行车线供车辆驶进码头。同时设有一条斜路让汽车上二楼上船,因为最初时汽车渡轮两层也可以载车。之后才将部份船只二楼改装成可以载人。胡永新忆述当年打风前观塘汽车码头的情况,“那时将近打八号风球,有约一千人在候船室等候。我要立即加开一班船,一次过载全部人过对面海。”

梁树添船长笑称自己大半生驾驶船只,最厉害的事就是结识了妻子。

胡永新就像一个历史资料库般讲述汽车码头历史。

以前汽车码头上层有桥让车辆上船,但在十多年前被拆卸。

隧道禁行 危险品车辆靠它过海

七十年代海底隧道和地铁先后通车,汽车渡轮的需求大大减少。结果在一九九八年最后一条来往北角及九龙城的汽车渡轮航线停办后,市民便无法再驾驶爱驱上船过海。现时香港只剩下三个汽车码头,分别是观塘、北角及梅窝,当中梅窝汽车码头只是作紧急情况下使用,如青马大桥等交通设施无法使用时,可向相关地区市民提供紧急服务。因此现时仍会恒常使用的汽车码头,就只有观塘和北角,每日有固定约四十航班往返两地。那么到底是甚么车辆还要靠渡轮过海?由于现时载有第一、第二及第五类危险品的车辆不能使用海底隧道,只可以靠汽车渡轮往返北角和观塘。

采访时遇上需要运送第一类危险品的渡轮,发现现时一层大约可以接载十辆危险品车辆。“以前一层可以泊约四十四辆私家车。”有三十八年驾驶船只经验的梁树添船长介绍船只甲板,以前的私家车体积较小,现时一个车位,当时可泊两辆车。添船长是水上人,上岸后曾经在工厂工作,不过觉得工作乏味,最后还是决定回到船上工作。他再带我们到驾驶舱,示范如何控制船只。若载有危险品的船只,航行前先要升一面红旗,提示其他船只提高警觉。现时来往北角和观塘的路线较以前简单,“以前这里是机场跑道,有十数支灯指示飞机升降,所以船只不能驶近。”

有别于一般船只,这艘船有三个驾驶盘,分别控制船头、船尾和油门。他表示要花两、三个月练习才可以操控到这艘船,“我以前也要趁放假时,观摩其他船长如何驾驶,然后再自己练习。”添船长也指如果由水手开始行船,要花上四至五年的时间才能当上副船长或船长,所以也并不是一件易事。

添船长曾经驾驶过不同船只,无论载人载车也难不倒他。他指自停办汽车渡轮航线后,公司也经历了数次转型。先是改为接载建筑工人到赤鱲角机场,之后又做游客生意,载他们游维港、看烟花等。“(以前试过)刚离开长洲时,有一位孕妇突然说作动要生产。那时候只好立即找船上有医护经验的人,清洁洗手间,让她在内生产。”添船长笑说翌日那位孕妇的丈夫买了一打西饼给一众船员,答谢他们帮忙。他甚至遇过有乘客因为失恋或生活不如意而突然跳海。相较之下,现在只需要每日运送危险品车辆往返维港两岸、检查船只配件等,自然就轻松多了。

中环统一码头是香港首代汽车码头,高峰时会同时开出三班前往佐敦道的航班。

西环码头环境优美,被称为港版天空之镜,如今不对外开放,再难打卡。

皇后码头最初供香港主要官员及英国皇室成员使用,2007年被拆卸。

掌舵四十年 “这艘船差不多是我家”

被问到现时是否很少人愿意入行时,添船长笑说近来还是有数名新来的副船长,当中更有一名女同事!他补充说,近数年入行人数都在下跌,“近年地产收入高,好多人都喜欢做地产,读得书的就宁愿做建筑工程。”他并不担心行业式微,“总会有人驾驶,人数可能再少一点而已。”对见证着汽车渡轮码头高峰与低谷的添船长来说,入行人数减少只是另一个转型的契机,毕竟他一路走来都是不断从转变中寻求生存空间。现时面对这个困境,既来之则安之,将来总会找到生存方法。

反而令添船长思考得更多是自身的问题,年届六旬,他说是时候退休了。看看身后的巨大渡轮,他感叹希望可以多做几年,只要自己身体情况许可,也想尽可能继续驾驶船只。是甚么令他近四十年也愿意留在船上?“这艘船差不多是我家。”有时候工作晚了,就直接在船上睡。船员们就像家人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今晚吃甚么、怎样煮,“开开心心便是一天。”在外人眼里,渡轮只是一种交通工具,但对一众船员来说,却是他们生活半生的地方。码头与渡轮,就是他们最亲切的归宿。

虽然滑梯是为甲壳类海产而设,但也有放生客用来放活鱼。

北角码头外有不少鱼档。

【北角】

假如大家从九龙城码头出发,乘船前往北角。下船后,你就会发现一个可能是全港独有的码头奇景。还没出闸,你便会听到叫卖声,“过来看过来选”,出闸后,映入眼廉的是一档档海鲜档。大抵全港市区,就只有北角西码头有“附设”鱼档。

放生时有僧人带领诵经。

除了用滑梯,有人会用篮将海鲜吊下。

全港唯一 附设鱼档天天放生

90后刘婉婷(Belle)是书籍《沿海小札─记东区码头》的编辑之一。她联同另外两位拍档亲自做资料搜集、访问街坊等,发掘东区码头不同的有趣故事。这次她就带我们到北角码头,介绍这里其中一个特色民间宗教活动──放生。

在北角西码头建成前,沿海一带已有摊档摆卖。直到码头落成,摊档才迁入码头内梗铺。而且码头位于大型商场北角汇对出,即以前的北角邨,接近民居,渐渐吸引不同人来到这里买海鲜放生。Belle曾跟随不同团体放生。她指放生地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糖水道码头,第二则是西码头内的滑梯。

北角码头附近有很多钓鱼客,部份甚至会在桥趸钓鱼。

Belle正筹备一本关于码头的新书《沿海小札─记东区码头》,将于4月出版。

即放即捞 钓鱼客守株待兔

“这条滑梯听说是海鲜档特意为放生客而设。”她解释如果直接投放一些甲壳类海产进海中,海产容易因硬壳撞击海面破裂而死亡。故此便可以用滑梯减低它们直接撞击水面的冲击力。不过有时候放生客会跟附近的钓鱼客争执,“例如在糖水道码头放生,几步之遥就已经有些钓鱼客在钓鱼,甚至会用鱼网捞。”

采访时先后遇上两个放生团体,那时才发现,放生的人不只是中年人或老人家,还有些目测只有廿多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的会先念经上香才放生;有的则会直接放生。看见鱼档用手推车将一箱又一箱的海鲜推到滑梯附近,不禁向Belle问,放生的海鲜种类有没有限制?“曾经问过几位海鲜档档主,他们都说没有限制,甚么海鲜也可以放生。”

整个下午,除了鳝、八爪鱼,连魔鬼鱼也有人放生。当日其中一个放生团约20人,Belle指曾经看过约有40人的团体在这里放生。每逢初一、十五或假期会有较大型的团体放生,但即使平日也会有附近居民来放生。

问Belle为何会以码头为写书题材,她指香港由一个小渔港发展至国际大都会,码头和船彷佛就是大家的根,“我们常说好喜欢香港,会不会在乎多些、用笔记录下来?这样才表达到‘有多喜欢’。”她直言为书本做资料搜集前,对码头有着很浪漫的幻想。特别是对新一代来说,整个成长环境中,基本上都是港铁和巴士,“码头会不会是我们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但在过程中,她发现码头除了是一个日常出入的地方,附近的居民更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灵寄托。

九龙城码头是香港战后首个建成的码头。

龙津石桥是九龙城居民登船出海的必经之路。

【九龙城】

码头除了让市民往返香港各区,更是让人探索世界的地方,正如欧洲各国当初也是乘船来到这片东方土地。那么到底香港的码头历史可以从何说起?

邓家宙博士。

考古时间 马头围宋朝有码头?

对香港历史有深入研究的邓家宙博士带我们到九龙城码头,他推断早在宋朝期间,九龙城一带已是有约2,000人的村落。按地理位置看,九龙城一带对海上丝绸之路来说,是南中国其中一个重要的补给点,“马头围原名是古瑾围。有人推论这里会不会曾有一个大型码头专门替海外船只补给,所以这个地方就叫马头围?”不过邓博士补充指,这个说法仍要待发掘出一些码头遗迹等才能肯定。

作为沿海城市,码头在香港扮演重要的角色:接通内外,连结世界。图为2013年落成的启德邮轮码头。

清朝龙津驳脚城寨

虽然未能肯定宋朝年间有没有码头,却可以肯定清朝时,九龙寨城有码头供人出入。“外来的人去九龙寨城除了经陆路,也会由水路进来,所以那里有一个龙津码头。”邓博士称当时龙津码头是一个较知名的码头,然而对比现代码头还是有很大分别。

他指现时码头可分为两种生态,一是本地居民生态,例如码头附近通常也会有巴士站、街市等,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特别是巴士站,因为香港地形限制,居民需要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到内陆不同地方;另一种则是专供外地人使用。因此在码头附近会有客栈、酒店和风月场所等,例如以前的油麻地码头和石塘嘴一带。

邓博士认为,随时间推移,码头和渡轮的角色越来越被淡化。在他眼中渡轮还是无可取代,“船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直接点对点。”他举例说,如果九龙城或红磡居民要去北角,很多人都会选择渡轮,而非巴士或地铁。更重要的是,码头对香港来说象徵探索世界,“特别是古代,我们的生活圈子就只有自己这条村。”邓博士解释,每个人就像一个点,会跟其他人产生连结。以前我们只能连结自身所在的地方的人们,不过当人们可以在码头乘渡轮出发往不同地方时,就可大大扩阔人们的生活及社交圈子。

Last modified onMonday, 08 March 2021 14:46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