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第一款中型坦克,被芬兰讥讽为邮政列车的T-28中型坦克
在苏联坦克发展的早期阶段里,苏联在轻型坦克设计方面是比较依赖国外技术引进的,比如说通过引进维克斯E型坦克制造了T-26轻型坦克,通过引进克里斯蒂坦克设计出了BT系列快速坦克。然而在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设计与制造上,苏联却出人意料的实现了自行设计和制造,比如说苏联在1932年设计定型的T-28中型坦克就是例子。
只不过,这款多炮塔中型坦克的设计起因实在是让人捧腹不禁,因为它的设计和英国脱不开关系,倒不如说这款在未来被称之为“邮政列车”的多炮塔坦克,实则是苏联为了争一口气而设计出来的产物。
时间上世纪30年代初,苏联为了更好的研发坦克而派出了军购代表团远赴英国取经。就是在这一次的考察中苏联引进了英国维克斯公司的维克斯E型坦克,而同时苏联也看中了维克斯公司的另一款重磅级产品——A1E1型独立号重型坦克。尽管后世我们知道多炮塔坦克是一条走不通的邪路,可在A1E1型独立号重型坦克还是闪瞎了苏联军购代表的眼,因为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威风凛凛的坦克。
在见识到了A1E1型独立号重型坦克后,苏联人就感觉手上的维克斯E型坦克不是香了,他们迫切的希望从维克斯公司手中买到这种坦克,并为获得生产许可而开出了一个高价格。事实上,A1E1型独立号中型坦克在维克斯公司属于彻头彻尾的赔钱货,原因是英国陆军也对这种杂货铺一样的设计不感兴趣,可饶是如此维克斯公司也不愿意出售这玩意儿,直截了当的告诉苏联人这玩意儿太过先进了,你们苏联还是洗洗睡比较好,毕竟梦里面啥都有。
维克斯公司这一手让苏联军购代表团碰了一鼻子灰,国内的苏联红军机械化与摩托化委员会也愁白了头。现在苏联只有一堆轻型坦克,指望这些薄皮大馅的玩意儿来保护苏联,这事怎么想都挺自取灭亡的。也就是这时候苏联军购代表团里有一位名叫西蒙·金兹贝格的狠人拍了板——既然英国人不肯卖给我们坦克,那么苏联靠自己一样可以完成多炮塔坦克的研发!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苏联红军机械化与摩托化委员会立刻在1930年6月提交了发展国产16吨三炮塔中型坦克和35吨五炮塔重型坦克的计划。至此,苏联轰轰烈烈的多炮塔坦克研发工程开始了,并在1932年完成了两款多炮塔重型坦克的设计,一款是T-35多炮塔重型坦克,另一款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T-28多炮塔中型坦克。
负责研发T-28中型坦克的是列宁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工厂,该工厂的机械试验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发小组,设计师正是西蒙·金兹贝格。因为金兹贝格曾亲眼见过英国的A1E1独立号重型坦克,所以他在设计T-28中型坦克时不免就参考了A1E1独立号重型坦克。1932年布尔什维克工厂顺利完成了T-28中型坦克的设计,并在1933年2月向苏联红军交付了首批T-28中型坦克。
T-28中型坦克车体全长7.44米,车体全宽2.81米,车体高度2.82米,整车重量27.8吨,车组成员6名,包括车长、炮长、装填手、驾驶员和两名机枪手,值得一提的是因为T-28中型坦克从一开始就配备了无线电,因此装填手还得兼任无线电员,属实是车组里的牛马。另外,T-28中型坦克的装甲比较薄弱,炮塔正面50毫米、车体正面30毫米,剩下的就是20-15毫米了,但因为采用了焊接工艺的原因,防护能比铆接装甲强上一点,起码不会出现铆钉乱飞的现象。
但相较于防护方面的贫弱,T-28中型坦克的火力非常不错,主炮塔配备了一门KT-28型76.2毫米火炮,炮塔正面右侧和炮塔后部各配备一挺DT机枪,除此之外主炮塔下方还有两个圆柱形DT机枪塔,突出的就是一个火力凶勐。这也是多炮塔坦克的一贯设计思路了,只要我的火力足够多,那我就没有弱点,至于装了这么多武器之后这坦克里面的舒适度如何,那就不在坦克设计师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看着挺威勐的。顺带一提,T-28中型坦克在当时可以说是率先使用了电动炮塔,这让T-28中型坦克的战斗效率高于手摇式炮塔。
而在动力系统方面,T-28中型坦克也尚算强大,虽然它的变速箱是机械式变速箱,悬挂系统也是简易的弹簧悬挂,但发动机却采用了一台M17 V12风冷航空发动机,这种汽油发动机能为它提供500马力,足可以让T-28中型坦克飚出每小时40公里的公路时速。当然,这种速度不推荐长期保持,因为它的悬挂系统实在太拉胯,坦克履带用的还是窄履带,所以高速跑多了有抛锚的风险。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T-28中型坦克,那这多炮塔坦克就是个纯纯的废物,可如果放到1933年的时间点上,那这玩意儿真是要多吓人就多吓人。1933年的莫斯科红场阅兵是T-28中型坦克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彼时英法等国的军事观察员差点没被吓出心理阴影来,毕竟他们自己还用着轻型坦克呢,那边苏联都把多炮塔坦克钢铁洪流拍到他们脸上来了,你这换谁谁不怕啊?
一时间,T-28中型坦克成了苏联的宠儿,不是参加红场阅兵就是成为各种新闻纪录片的,苏联红军也为T-28中型坦克安排了全套的战术思路。按照大纵深突击理论的最初设想,T-28中型坦克会配合T-35重型坦克对敌方实施全纵深、远距离的突击。只要撕开了口子步兵们就能一拥而上解决战斗。1936年在白俄罗斯的演习里,T-28中型坦克在三天内向前推进250公里,这更是坚定了苏联红军对T-28中型坦克的信心。当时大家都认为只要T-28中型坦克发动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就和后世的施坦因纳发动不了进攻一样,T-28中型坦克的表现其实也没有苏联红军想的那么好。1939年末苏联和芬兰因为领土问题起了亿点点小矛盾,慈父同志遂出动五十万大军想给芬兰整个活,然后他就被芬兰人给整活了。装备108辆T-28中型坦克的第20“基洛夫”坦克旅在卡累利阿地峡硬冲了曼纳海姆防线,不是被芬兰军队的反坦克炮打瘫,就是被莫洛托夫鸡尾酒砸成了“苏联烤箱”,整场苏芬战争下来第20坦克旅的修复次数高达428次,相当于全旅被摧毁四次多。
毫无疑问,T-28中型坦克是华而不实的坦克,在有大量T-28中型坦克被打瘫而遗弃在战场上的情况下,缺乏坦克的芬兰军队竟然对这种坦克不闻不问。原因是芬兰军队实在不明白,这种多炮塔废物在战场上有什么用?T-28中型坦克对芬兰军队的唯一价值就是在被打瘫后能让芬兰士兵上去拆点武器回来,因此他们给T-28中型坦克起了个绰号叫做“邮政列车”,意思大概和运输大队长差不离。
至此,T-28中型坦克的神话算是完蛋了,苏联红军再也不相信什么多炮塔坦克能都所向披靡的屁话了。此后不仅所有的多炮塔坦克项目彻底取消,T-28中型坦克也成为了“过气网红”,唯一的价值就是给装甲兵充当训练坦克。日后的苏德战争是T-28中型坦克最后一次参与实战,只可惜仍旧是没有任何建树,开战不到两个月就几乎损失殆尽,算是给自己的服役生涯划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坦克 生活 中国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