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以胡歌、古天乐命名?专家:发现者有命名权
近日,一种新物种
以胡歌、古天乐姓氏命名
近日,生态学领域期刊《世界生态学》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四川省叉襀属(襀翅目:叉襀科)一新种》的学术文章。
为了感谢演员胡歌、古天乐
对中国西部山区环境保护
与基础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作者将中国西南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
发现的叉襀科新物种命名为
" 胡古叉襀 ( Nemoura hugekootinlokorum Wang & Meng, sp. nov. ) "
文章介绍,这个叉襀科新物种遵循了《国际动物命名规约》 ( 第 4 版 ) 第 31.1.2 条款,以胡歌姓名的拼音 "Hu Ge"、古天乐姓名的拼音 "Koo Tin-lok" 加上拉丁化后缀 "-orum" 命名。
胡古叉襀
胡古叉襀分布区域
遵循《国际动物命名规约》
( 第 4 版 ) 第 31.1.2 条款
将种本名处理为名词复数所有格
模式标本存放于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
据了解
古天乐和胡歌两人
可谓娱乐圈低调做慈善做公益的典范
根据中国香港慈恩基金会官网数据显示
自 2008 年汶川地震后
古天乐建立慈善基金会,12 年间已经援助建校超过 120 多所,即使在去年疫情期间,古天乐慈善基金会仍援建了 6 所学校
和古天乐一样,胡歌多年来也身体力行地参与公益事业。2013 年,胡歌受邀成为斑头雁守护与调查项目的形象代言人。此后几乎每一年,胡歌都会去三江源进行公益活动,挑水、植树、捡垃圾 ……
去年,胡歌还参加了守护 G7 公路的生态公益项目。G7 公路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为了改善沿途荒漠化的自然环境,胡歌和公益项目的其他志愿者一同前往内蒙古额济纳旗,参与一年一度的春季种植。
此外,2020 年疫情期间,胡歌还向武汉儿童医院捐赠了 100 台空气消毒机等近百万的医疗用品。
不过,有人提出疑惑:
新物种的发现者可以随便命名吗?
对此,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表示,按照国际惯例,发现者拥有对新种的命名权,其名字几乎可以是随便取的,甚至有人用女朋友为其发现的新种命名。
动物如此,植物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植物研究专家表示,植物新种的命名与动物新种的命名要求也大致相同。
新种名字由 3 个单词构成
第二个单词可随便取
" 动物新种的名字一般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 赵力说,按照国际公认的法则,新种的命名必须使用统一的拉丁文。这个拉丁文名字,由 3 个单词组成。
第一个单词是属名。这个是国际上统一的,新种属于哪个类群,就必须用这个类群的属名,必须按照科学的分类依据取,不能随便更改。
第二个单词是种名,可以用各种东西的名字来取,比如可以描述这个新种的形状,范围很广泛,几乎是可以随意确定的。
赵力举例说,有一种蝴蝶叫鸟翼凤蝶,最早是由英国的海军在太平洋上航行时用枪打下来并带回英国的。由于这种蝴蝶非常漂亮、非常华丽,英国的动物学家就以当时英国女王名字将其命名为 " 维多利亚女王鸟翼凤蝶 "。后来,又有一个富豪抓到了另一种蝴蝶,竟用他女朋友的名字命名。
" 在国外,不少学者喜欢用亲朋好友的名字给新种命名。" 赵力表示," 我习惯用新种的本身特征和发现地命名,比如我们在国内发现了一种竹节虫,是目前世界最长昆虫种类,将其命名为中国巨竹节虫。我以前也以‘尧舜禹’中的‘舜’字,命名过在四川发现的一种蝴蝶。"
第三个单词是发表命名者的姓氏。
资料显示,对动物的系统命名始于博物学家林奈,1758 年林奈发表《自然系统》第十版。书中首次提出将作者此前用于植物分类和命名的系统移植到动物界,用拉丁文属名 + 种名的方式对动物进行系统命名,此法逐渐被学术界接受,成为对一切生物世界通用的学术命名方式。
" 由于没有第三个单词,仅凭前两个单词也能区分不同的物种,所以很多地方就把第三个单词省略了,只有正式的文章上才有。第三个单词其实主要体现的是对命名者的尊重。" 赵力说,比如 " 胡古叉襀 " ( Nemoura hugekootinlokorum Wang & Meng, sp. nov. ) 这个种的第三个单词 Wang & Meng ,其实就是两位作者的姓氏 " 王 " 和 " 孟 " 加起来的。
新种命名必须用拉丁文
具体格式有规定
包括此次新种命名在内,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动物、植物新种的命名,都是用拉丁文表示,这是为何?
多位动植物研究专家介绍,按照《国际动物命名规约》,发表新种必须采用拉丁文的学名,使用本国母语、英语、法语都不行。而这个规定,是国际上最早创立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就开始提倡的,不遵守就不会被国际认可。
这是因为,拉丁文是国际上相对最稳定的文字系统。拉丁文作为一种古文,目前已经鲜有国家作为母语。一来十分稳定,几乎不会再有变化、调整;二来,不存在语言文字歧视(不代表任何一个国家),大家都能接受。
当然,一种拉丁文名字在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语言可以翻译成很多名字版本,在某个区域内可以使用,但在国际上就只承认拉丁文这一个。
" 植物新种的命名,遵循‘一名一物’的原则。"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隆廷伦说,最近一次在深圳召开的国际植物学大会,就明确了专门的命名规则。类似的,《国际动物命名规约》也是由国际上的专家统一讨论出来的,适时修订。
此外,相关规约对于新种拉丁文名字的拼写规则也提出了严格要求。比如,此次命名的 " 胡古叉襀 ( Nemoura hugekootinlokorum Wang & Meng, sp. nov. ) "。论文表示,新种以胡歌先生姓名的拼音 "Hu Ge"、古天乐先生姓名的拼音 "Koo Tin-lok" 加上拉丁化后缀 "-orum" 命名。遵循《国际动物命名规约》 ( 第 4 版 ) 第 31.1.2 条款,将种本名 ( specific name ) 处理为名词复数所有格 ( noun in the genitive plural case ) 。
第 31.1.2 条款译文如下:" 一个种级类群名称如果为一直接由一现代人名形成的所有格名词,如果该人名为一男子姓名,须在该名称的字干上加‘ -i ’;如果为多男或一男 ( 多男 ) 和一女 ( 多女 ) 共用,则加‘ -orum ’;如果为一女,加‘ -ae ’;如为多女,加‘ -arum ’。这类名称的字干,由原命名者于形成所有格时的举动决定之 "。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新种命名的公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赵力介绍,过去,新种的发表及命名,要求必须在纸质文档中出现,并且需要复制 1000 份以上,存放在较大的博物馆、图书馆中方便人们查询。如今,按照约定俗成,在国际较权威的网络杂志等发表也基本会得到认可。
网友:感觉虫子都变帅了
网友在得知此消息后纷纷评论称:感觉虫子都变帅了
还有网友表示:两个帅哥都人美心善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其他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