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即食面叫公仔面?两者有什么分別?
U Lifestyle-美食·2019-07-05 20:38
面有很多种,如粗面、油面、虾子面等,但总有人独爱即食面,在茶餐厅中,会听到有人点出前一丁,但也有人点餐时叫公仔面、即食面等,但究竟它们有什么分別呢?香港的即食面文化从何而来?大家一起看看!
为何即食面叫公仔面?
很多香港人都会觉得公仔面只是即食面或出前一丁的另外一个称号,但其实公仔面是一个本地即食面品牌名称,早于1969年在香港设厂生产即食面。公仔面以一个公仔作品牌商标,因此叫公仔面,英文叫Doll。
香港歷史研究者高添强先生指出由于本地即食面很早出现,因此迅速佔有市场先机。当时香港社会普遍生活艰难,人们都勤于节俭,当时公仔面比出前一丁略为便宜,但不是最便宜,不及其他杂牌便宜,但至少给予人们一个大牌子的印象,所以能迅速深入民心,每提起即食面便会想起公仔面。
公仔面在香港早期大受欢迎
食品公司前研究部经理李毓瀛先生指出最初是南联大老闆周文轩先生(1917-2007)在日本发现即食面,于是引入香港。原本沒有打算在市面出售,只售予南联工厂大厦的合作社,他买了一批即食面供给工人食用。
他发现日本的即食面只附有汤粉,沒有酱包,于是他发明酱包。人们以为汤包是化学物质,但认为酱包有天然的味道,所以大众非常接受。李先生当时已研发出15种口味,希望以后有更多口味。
李先生指出香港人的精神是快而准,研究要快而精密、精打细算、灵活、够冲劲、有标准、有良心。即食面的掘起可说是符合香港人的精神。
即食面的由来
食品公司董事周少达先生指出全球第一个即食面是鸡汤拉面,在1958年8月25日正式面世。
即食面创办人安藤百福先生(1910-2007)在战后见到街上有很多人排队买热腾腾的面,吃了感到很幸福和满足,于是他认为应该制作一些产品令到这些人更加满足,不用在街上排队。
即食面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首先由面粉开始,把面粉和水拌匀后,用机器压成面布,
再切成一条条面条
摺叠后,经油炸和冷却,形成面饼。
即食面的原理
油炸后,面条中间有很多小孔,油炸令水分从小孔流失。加水后,水分会渗进这些看不见的小孔,令即食面可以还原。
60 年代日本即食面厂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One-stop lifestyle app dedicated to making life in Singapore a breez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