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凿字四十年:赚钱不多但有人欣赏又能服务社会就好

街头凿字四十年:赚钱不多但有人欣赏又能服务社会就好

国际时评-中国·2019-08-31 09:00

专业通渠专家竭诚为您服务
东西坏了?电器故障?这里有高技能团队为您一站式解决各种维护和维修需求

走在老街,抬头满街手写招牌墨宝,渐变成LED灯、电脑字招牌,看得人眼蒙蒙不是味儿。低头见装修或地盘围板上,喷了隶书的“严禁标贴”、“小心地滑”、“No Smoking”,还有回收箱上的回收标志,那个模板,在laser cut盛行前,统统都是人手,一下一下凿来,街头凿字曾撑起砵兰街半边天。

文锡凿字的声音爽快利落,一下一个笔划,中午给他的工作,隔天就交货。

胡丁强(强哥) 已经84岁,每朝11点多,就见他弯着腰,拖着沉沉的红白蓝袋来开档。解开锁在铁栏的木板,竖起,踮脚,在灯柱上指尖能及的最高位置,绑好。然后在“墙”上将作品一一夹上,全程一个钟。他年轻时做会计,自幼喜欢写字,八十年代工作的塑胶厂结业,就搬张桌子来亚皆老街边学边做。“英国管香港,未回归前就摆在这。尤德呀,最后彭定康,最少经历过三个港督了。”“雀仔街拆的时候,彭定康都有来视察。”强哥年纪大,拿的锤子都比文锡的轻,凿起字来啲啲声。

多年来好多政府部门,都来找他凿字或凿标记,房屋署都是他的客人。

朗豪坊,亚皆老街对面,两档街头书法档。一边是气势的嘭嘭嘭,一边是小小的啲啲啲。

伍文锡从小爱写字。在大陆墨水都没钱买的童年时代,拿支笔,沾着水,在地板红砖上练出一手靓字。70年代,已在砵兰街,今日永旺麻将馆前,雀仔街(康乐街)对面开桌写大字。当年十多个写字档排开,许多有名的书法家都在那边起家。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生意最好了,招牌、对联、广告标语,装修工人请他写好后印上墙,细细填色。开始出现丝印、电脑字,他们就凿铁皮模板,楼层数字、停车场、地盘广告、警告标语、房屋署的井字符号等,加喷油就可以喷到遍地开花。“货柜公司就要我凿英文地址,用喷油喷到几百个货柜或木箱上,将货品出口世界各地。凿字成本好低的,二百多元凿一次,可以印几百次,我的字都去到世界各地呀。”说时吃吃笑,是好威风的。

胡丁强强哥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11点多就来开档,坐到7点。当天教Steven凿字,金晴火眼怕他毁了前半份作品。

“我做这行都做了四十年了。有得算的嘛,街坊都知道的。”有点啤酒肚的他拿着锤和凿,每嘭一下就凿掉石盘上的铁皮。利落。不过拿笔变拿锤,手臂多了只老鼠仔,肩膊换来肩周炎:“拿锤多过拿笔,变成打铁佬罗!”大力嘭!嘭!背后货车呼啸而过,文锡吃吃笑。“都有点自卑的,学得一手好字,辛苦由大陆来港。结果这样蹲在街边打铁吃尘四十年,人家走过就望一望。不过认识了好多街坊,天天打招呼说说笑,有时在街上走,也见到自己做的标志或字,都好开心就真。”社会进步,淘汰掉许多小人物的风光记忆,但看见自己的兴趣心血遍地开花,隐于城市角落,心里还是满足。

记者预先给强哥字模想凿“严禁标贴”,他却还是喜欢用自己写的墨宝做字模,他说“比较漂亮嘛”。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