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橙皮豆渣啤酒渣 剩食升级变手工啤零食甜品
橙皮、豆渣、咖啡渣,这些日常生活常见的厨余,轻易会被我们丢弃到垃圾桶。其实剩食仍有营养价值,加点心思,就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美食。香港有机构将在8月举办以剩食为主题的市集“盛食派对”,找来本地品牌合作,将厨余回收再造。
麦波说加入新鲜橙皮,比起使用干橙皮,香味更浓郁。
麦子啤酒主打香港风格的啤酒,平日会酿一些桂圆味、香茅味的手工啤。这次参与“盛食派对”计划,就尝试以新鲜橙皮酿酒。麦子啤酒创办人麦波说,平时多数用入口的干橙皮,是专门用作酿酒的辅料,这次就用了果汁店已榨过汁的橙皮,切走表皮,再拿去酿啤酒。“新鲜橙皮每天也有供应,既然有那么多,为何不尝试将它转化成另一种产品?”
问到与干橙皮有何分别,麦波说新鲜橙皮仍有橙汁,鲜味是干橙皮没有的,加进酒里就有不同的层次。“我们会在最后工序才加入橙皮,不会煮得太久,只取橙皮香味,不取其甘味和苦味。鲜橙皮的份量也会比平时加入橙皮的啤酒多一倍,令橙味更浓郁。”
酿过啤酒的麦芽渣仍有蛋白质及纤维,可配搭燕麦制成energy bar。
豆渣咖啡渣 适合做蛋糕饼底和曲奇
手工啤行业讲求精密计算,作业流程既科学化又系统化,因此配合剩食来酿酒是一个颇新的概念。“这次正是很好的契机多走一步,令手工啤酒追求更多创意。其实‘香港制造’背后的含意,亦讲求循环不息的概念。”
酿啤酒的过程产生不少副产品,麦波就将麦芽渣交到一间甜品店Ton's Pastry。创办人Ton指,麦芽渣仍有很丰富的蛋白质及纤维,与燕麦很搭配,因此她研发了麦芽渣谷物能量棒(energy bar)。做法是将麦芽渣炒干,加入燕麦、果仁、果干及糖浆,混合搅拌后放入焗炉,待风干后就可以切条食用。
Mocha挞(32港币、左)及芝麻挞(30港币),分别在饼底加入咖啡渣及芝麻渣。
Ton平日会煮豆浆代替牛奶,因此经常剩下豆渣,她会将豆渣留下风干,将豆渣粉加进豆腐芝士蛋糕的饼底,令豆香更突出。她又从cafe拿取咖啡渣,制作Mocha挞的饼底。“煮咖啡的过程把咖排磨得很细致,接近面粉的粗幼度,拿咖啡渣来做配角衬托,味道会多些层次。”她也会将咖啡渣加入Mocha胡椒曲奇,尽量将厨余应用到每款甜品,与原有的食材结合,创作出新口味。
处理厨余无疑会增加工作成本,例如需要花时间将豆渣风干,放进打粉机打碎;麦芽渣有水份,亦需额外炒干。“我觉得是值得这样做,因为那些食物你不用的话,就只能拿去填海,而浪费了一个有营养的食物。”
“食享香港”召集人欧阳宝珍指出,大部份剩食的源头来自生产商。
八区收集剩菜 惠及700万人次
筹办盛食派对的非牟利团体“食享香港”在10年前成立,除了举办活动推广剩食再造,平日亦会在街市收剩菜或蔬果,帮助有需要的人。召集人欧阳宝珍指出,现时他们有在八个区做这些工作,包括荃湾、葵涌、青衣、黄大仙、天水围及深水埗等。这10年来收集了9,000吨剩食,分发予超过700多万人次。
欧阳宝珍也指出,剩食的源头是生产商,家居和一般的商店剩下的不会有这么大的数字。例如当季农作物大造,生产商之间没有沟通,常有生产太多卖不完的情况。“在香港做到源头减废暂时是很困难的,我们暂时都是地区层面去做,如果不是从源头、政府政策或国际约章要求去做,减废是很困难的。环保的工业和工作,政府是一定要介入的,否则不会成功。”
剩食不一定腐烂,经清洗整理后同样新鲜美味。
参与这次活动的还有经营餐厅的苏妈,会在市集售卖豆渣曲奇和用过熟凤梨制作的凤梨酥。她平日亦有参与不少社区工作,到街市收集新鲜蔬菜,烹煮剩余的食材,派给长者及有需要的人。“我想推广环保意识给其他人知道,很多剩食都可以煮得很美味很丰富。他们起初听到剩菜会有顾虑,但其实收回来的蔬果不是烂掉、腐烂或变质,很多时候都很新鲜。”
朋友对苏妈说,她常义务做这些工作怎能赚钱,她笑说:“不能所有事都想赚钱,要想有没有意义。如果所有人都想赚钱,应该会没人做环保的工作。”
苏妈平日会将收集回来的剩菜免费煮给长者享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