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13公里,终于吃到传说中的沙嗲面
泉州舌尖美食·2019-09-19 18:27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号 | 第86家
捞面良沙嗲面
【捞面良沙嗲面】
时间:24小时营业
地址:晋江市青阳玉堂街17-19号
■ ■■■■
“我的名字里有个良,一开始叫良啊,人家就捞面良沙嗲良叫出来了”
“我们这个店算起来也有三代人了,我儿子接起来了,我爸爸到现在咯”
“老客人都专门来这边吃的,人家只认我这个口味”
捞面良60岁了,今年是他卖沙嗲面的第35年。据说泉州的第一家沙嗲面,从他开始。
和老丈人一起学做沙茶面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捞面良却已经不再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了,霜雪爬上他的两鬓,眼角也布满鱼尾纹,时光毫不留情地把飒沓临风的青年雕刻成了饱经沧桑的模样。
但是,他的腰背还挺得很直,记性也很好。
“那时候是84年啊,我跟我老丈人在厦门跟别人学的,当时来开的时候,整个泉州都没有看到沙嗲面的,只有厦门才有。”
“其实我们这家店,算起来也有三十几年,以前在旧街,就是旧市场那边开,拆迁了才搬过来的。”
“以前很多人要跟我学要加盟,那时候太傻了,没有把沙嗲面传给别人,不然很赚钱啊哈哈哈。”
捞面良的半生都在跟沙嗲面打交道,和我们絮叨过往的时候,也总离不开沙嗲面。
琐碎旧事在岁月间沉浮,只待他捞起讲述。
我们带着相机不请自来,捞面良不仅没有生气,还特意拿手机翻出老照片和我们这些小辈分享。
一桩桩、一件件他都记得很清楚,但是35年的时间,又岂是只言片语可以讲清楚的呢。
有位食客误以为我们是记者,跟捞面良打趣:“哎呀,等你出名了,我要再来坑你一碗。”
大概这里的面,真的很好吃吧。
捞面良的小店两班倒,自己上白班,儿子上夜班,24小时营业,想吃面的时候,尽管来就是了。
沙嗲面出餐速度很快,下面、剪料、舀汤,行云流水的一套动作一天至少重复几百次,三分钟就能搞定一份,分量也很足,满满当当都是良啊的诚意。
醋肉是一定要点的,肥瘦相间炸得非常脆,泡在汤面里依然很酥,香到没边,北北个人觉得可以KO掉百分之八十其他醋肉。
再加一份卤大肠是闽南人吃沙嗲面的标配,微辣的汤头味道醇厚,浮着淡淡一层红油,还没吃先被诱惑了~
另一份我们点了鱿鱼、鲜虾、海蛎的海鲜拼盘,鱿鱼Q弹虾肉紧实饱满,海蛎个头大又新鲜,加上沙茶汤底作陪,吃的时候词穷到只会说“好鲜好鲜”。
汤底要用猪骨熬好几个小时,熬成奶白色后兑沙茶,做出来的汤头才能又香又浓。捞面良说,大骨汤一天得熬两大桶才够用。
面用的也是合作多年的商家,Q弹劲道,是很令人怀念的老味道。
“我们这些都是属于家庭菜,地道的,没有什么添加剂加调料,就是很平常的家常菜。”
家常菜吗?
我想,对吃了二三十年的老食客来说,确实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味道吧。
这几年,生意愈发的不好做。
沙嗲面遍地开花,很少人会再为了一碗面奔波往返,走到哪吃到哪是生活的常态。说起这件事,捞面良的语气里也有掩藏不住的失落。
但幸好,青阳是一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念旧”是青阳人共有的情结,老食客认准了这个味道,便风雨无阻。
有人从小吃到大,有人驱车十几公里专程而来,有人吃成了捞面良的老朋友……食物,原来真的会串联起陌生人的一生。
而捞面良的沙茶面,也从来没有辜负过他们。
“良啊,老样子来一碗!”
“好势噢!”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One-stop lifestyle app dedicated to making life in Singapore a breez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