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解放军兵团司令员,与将星失之交臂,却带出近百名开国将军
赤梅小食·2019-12-05 08:02
1949年,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军队发展的需要,解放军进行了一次大整编,将原有的5个野战军部队,先后组建了19个野战兵团。1955年我国实行了军衔制度,对有功的将领们授予军衔时。其中19个野战军首批司令员,有18位兵团司令被授予了上将亦或者大将的军衔,但是当时担任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的程子华,却与将星失之交臂,身为兵团级干部却并没有授衔,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司令员的一生。
程子华,出生于1905年,山西锦州镇人,是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
由于出生贫困,早年险些失学,多亏阎锡山执政山西期间,相当重视山西的教育事业,在山西各地开办高小,国民师范等面向穷人的学校,让其接受了比较完整的教育。
1922年,程子华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反对军阀统治的运动,从而让他认识到了革命的思想,在国内革命形势风起云涌时,1926年他入党,并且受组织派遣,考取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从此投笔从戎,开启了他20多年的军事生涯。
毕业以后他先后参加了广州起义等运动,后被调到苏区担任工作,期间他担任过团长以及师长一职,并且积极参加了第2到第5次反围剿的战争。在反围剿战争中,陈子华充分发挥了他出色的指挥才能,积极发动群众,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后被调任为25军军长,副军长徐海东,后徐海东成为25军军长,他担任政委一职,两人合作期间积极配合中央的工作,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同时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行动,同时也壮大了部队的有生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后从25军中走出了97个开国将军,其中徐海东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派到了敌后冀中军区,担任军区政委,领导军队整顿工作;同时组织群众,与日军在敌后开展武装游击战争,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有力地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他被调往冀察热辽担任军区政委,不久后被调回部队,担任东野的兵团司令。
辽沈战役
1948年他参加了辽沈战役,指挥了着名的塔山阻击战,有力阻击了敌人的增援部队,为锦州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又被任命为东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奉命入关,协同兄弟部队作战。49年军队改组后,他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后率领军队参加了渡江战役,成功解放了湖南全境。
建国前夕,程子华离开了野战部队,建国后被调到了北京担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由于他离开了军队系统,所以,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成了唯一一个没有军衔的兵团司令,如果他参与了授予的话,至少是大将军衔,而且排名不会太低。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One-stop lifestyle app dedicated to making life in Singapore a breez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