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会有厄尔尼诺升温现象

今年不会有厄尔尼诺升温现象

东方在线-国内·2020-01-28 09:00

充值新产品已上线!更多优惠等着你~
想读MBA?先来了解这些

(吉隆坡27日讯)今年不会出现“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

气象局总监再兰西蒙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平均2年至7年之间会发生一次,并使太平洋周围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气候产生变化。

他说,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国内气温高升,从0.5摄氏度到3摄氏度不等。“温度升高导致的炎热天气,进而形成热浪,这种情况会造成中暑和脱水的风险。”

“与平时的雨量相比,厄尔尼诺现像将导致降雨量减少20%至60%,特别是在北马、东海岸、沙巴和砂拉越北部。”

无论如何,气象局预计,“厄尔尼诺”不会在今年发生。

再兰西蒙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解释,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发生在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大规模天气现象,在赤道和太平洋海水变暖的情况下,涉及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时候,东太平洋的气压比平时低,进而使东风变弱,导致原本吹向西方的水份变弱,并把降雨区远离了东南亚。这也就造成了东南亚国家降雨量减少,导致气温升高。”

他指出,如今全球都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威胁,大马也无法幸免。

“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日常的活动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这些活动改变了全球大气的构成。”

他表示,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的燃烧所导致温室效应气体(GHG)排放量增加。

“人类的日常活动例如汽车燃料、工业燃料、发电厂、农业燃料等使用,都会对气候变化造成影响。 ”

他指出,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全球暖化的将导致平均海平面上升。

“如今海平面的上升,将比1971年至2010年的上升率更为明显。与1990年代的温度相比,全球暖化还将使全球地表温度升高1.5至2摄氏度之间。”

暖化致越来越热 瓜拉姆达江沙一级热浪

“全球暖化”是近20年来全球都在讨论的课题,而近年来气候更是越来越极端,导致我国天气越发炎热,雨量更是异常。

大马气象局总监再兰西蒙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在今年1月14日至20日之间,国内所有气象侦测站所侦测到最高温都是介于30至35.5摄氏度之间。

“这段期间,气象局所侦测到的最高温为1月19日,在霹雳州鲁博马鲍的35.9摄氏度。”

他说,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最高温为1月6日,是在槟城北赖的36.2摄氏度。“相比起玻璃市朱宾于1998年4月9日创下大马最高温的纪录的40.1摄氏度,还是有段距离的。”

他指出,截至1月25日,气象局在我国共侦测到了2个地区处于第一级警告的热浪,分别是吉打州的瓜拉姆达县及霹雳州的江沙县。

“这两个地区的最高温在35至37摄氏度之间,长达72个小时,属于第一级警告的热浪。”

“气象局预计今年不会有太极端的天气,但是如果干燥天气持续下去,我国仍然有面临更高等级热浪的风险,特别是在北马地区。”

他解释,气象局的热浪警告级别共有4个等级,分别为没有警告(常温)、第一级警告(注意)、第二级警告(警告)及第三级警告(危险)。

第一级警告是连续3天(72小时)、每天最高温维持在35至37摄氏度之间;第二级警告是连续3天、每天最高温维持在37至40摄氏度之间。

第三级警告则是连续3天、温度超过40摄氏度的极端天气。

“温度低于35摄氏度以下则为常温,没有警告等级。”

半岛首2月干旱 东马多降雨

气象局总监再兰西蒙指出,在今年1月至2月期间,半岛东海岸的季风降雨将会减少,而半岛尤其是北马地区,预计将出现更多干旱天气。 

但是东马方面,砂拉越及沙巴的降雨量将会更多。

他说, 受东北季候风的影响,导致我国半岛目前有炎热的天气。

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气候变化也将导致我国的气温升高,并在未来改变降雨量等因素。

“这些条件可能导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率增加,例如更严重的雷雨、极端降雨或干旱,也可能导致林火及海平面上升。”

“温度升高将引起热浪和林火;而暴雨会导致山洪或大洪水,引发柔佛州在2006、2007年和吉兰丹州在2014年所发生的闪电水灾。”

“海水水位上升则会导致沿海低洼地区淹没,特别是在涨潮时。长期干旱还会使农业及家庭用途的水源在旱季短缺。”

他也表示,虽然控制气候变化并不在气象局的管辖范围之内,但该部仍积极应对,包括举办公众醒觉运动、与专家的培训和知识共享、数据收集及进行的气候变化研究等。 

他也建议民众,可采取许多措施来减少气候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其中包括通过节约用电源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基于燃料消耗。” 

“公众也可以避免露天燃烧、减少塑料垃圾、进行环保或废物利用、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并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