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吆喝就是没有人要,米格-35让俄罗斯心生不耐,无法挽救公司
搜狐军事·2020-02-22 17:45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宣布获得一种战斗机自动进近系统的专利,该系统将装备米-29M/M2和米格-35战斗机,用于增强飞机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降落的安全性。目前该系统已经通过飞行测试并得到了飞行员的肯定。
新系统集成多个新型控制单元、驱动机构和系统,其中包括导航和测量设备,使飞机能在自动模式下沿预定下滑路径飞行,缩短进近降落的时间,并确保安全下降直到飞行能目视看到跑道。
以民用标准看,这套进近系统能在不依赖机场设备的情况下达到CAT ⅢB盲降标准,也就是决断高度低于50英尺或无决断高度,最大能见度在50米以上但小于175米。
米格-35第4++代战斗机是米格公司在战斗机研发上的最新努力,试图一具扭转自苏联解体以来公司在战斗机研发和销售上的颓势。
米格-35最初被称为米格-29MRCA“产品9-15D”,作为一种单双座共形多用途战斗机参加了12年前的印度MMRCA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招标,最后败给了法国“阵风”。
米格-35相对于米格-29M的主要改进是使用了与米格-29K/KUB相同的克里莫夫RD-33MK加力涡扇发动机,发动机寿命增加到4000飞行小时,大修间隔时间提高到1000飞行小时。
此外根据客户的要求,该机也可以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和NSTs-T头盔瞄准系统,OLS-UEM光电系统和新型自卫系统则被列入标配。
为了吸引国外客户,米格公司在2005年将米格-29MRCA改称为米格-35,以此来突出该机在航电和机身上的全面进化,但改名噱头最终没有钓到客户。
不过到2014年,米格-35项目才获得俄罗斯国防部的资金,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米格公司。2017年1月,米格公司在卢霍维齐为米格-35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宣布了“支点”战斗机的新生。
根据米格公司的计划,米格-35在完成开发和测试工作后,将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获得俄国防部30多架的首批订单,然后在2020年开始交付。
但由于该机试飞的拖延,俄国防部直到2018年8月才订购了6架米格-35,该初始批次主要用于测试和评估。根据米格公司在2019年8月发布的最新消息,米格-35要到2021年底才能完成国家试飞。
多年来米格公司在战斗机研发上毫无建树让俄政府越来越心生不耐,俄媒今年2月初宣布米格将被苏霍伊吞并,而联合飞机公司此前的一份报告指出,米格公司已经失去航空技术独立开发商地位,不应该再继续独立存在下去。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生活 中国
One-stop lifestyle app dedicated to making life in Singapore a breez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