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有罪 印尼兴起「不见即婚」

约会有罪 印尼兴起「不见即婚」

泰國世界日報·2020-03-30 05:00

每次出国都要买当地电话卡?你需要一张无国界手机卡,既便宜又好用!
CLS搬家服务,超值又省心!

【泰国世界日报讯】据CUP网报导,印尼的新刑法修正草案本应于去年通过,条例当中一项为禁止婚前性行为,最终却因争议太大而延后表决。但即使沒有明确法律禁止,印尼却兴起类似盲婚哑嫁的风潮,婚前不曾亲身接触,就决定厮守终生。

经歷过一连串分手之后,Dwita Astari Pujiartati感到沮丧,决定不再追求浪漫,转向不约会即结婚。这位27岁的教授在穆斯林神职人员兼媒人的帮助下,与相亲对象交换资料,直至一位久未联络的熟人找上她,并表示同样想尝试「非接触式约会」。双方不牵手、不亲吻,甚至近一年沒有亲身会面,只用电话聊天。

Pujiartati说:「直到我们感到『来电』,(我现在的丈夫)问我的父母可否向我求婚。」这种方法印尼语称为「Taaruf」,Pujiartati认为这可摆脱约会,避免婚前接触及性行为,做个真正虔诚的穆斯林。她说:「为甚么我要选择做一些浪费时间又不蒙神喜悦的事呢?」

印尼「Indonesia Tanpa Pacaran」(印尼无约会)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以婚事为目标的群体仅在Instagram上就有100万关注者,正瞄准印尼庞大的 Z 世代群众。组织表示,人们任何婚前接触都应受到监督,亦应盡早结婚,婚前约会是西方的邪恶产物。为传达此讯息,集团更推出品牌产品,包括帽子、钥匙扣及头巾头套。

2015 年,当时仍就读大学的La Ode Munafar发起了这场运动。他在除夕于肯达里(Kendari)举行大型分手会,期间谴责约会这种行为,又呼吁出席者与伴侣分手。当时有年轻人走到台上致电女友提出分手,引来欢呼及鼓掌。活动完结后,Munafar 说:「我从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约会进行了研究,发现这在所有方面都是有害的。」

不过,「不见即婚」可能早于 1998 年苏哈托独裁政权倒台之时已植根,因其在位时大力压制宗教表达自由。加札马达大学社会学家Sidiq Harim说:「这个民主时代为宗教表达开闢了空间。」

印尼近年渐趋向宗教保守主义,也有名人宣佈採取更加虔诚的生活方式。去年,政府在保守的伊斯兰组织的支持下,试图推动修改刑法,禁止婚前性行为,但因为引发公众的强烈抗议而搁置。批评者指短暂、建基于简歷的关系容易引发婚姻问题,人权组织印尼古斯都尔网络研究人员 Kalis Mardiasih 说:「我听过很多家暴的故事。当然,这也可能在其他关系中发生,但最重要的是盡早了解对方的态度,看看他们是怎样的人。」

当然,并非所有印尼人都被愈来愈兴盛的「不见即婚」所吸引。25岁的Azara Mahdaniar就说:「我不同意这种闪婚。因我不想许下承诺后,才发现伴侣是刻薄或会口出恶言的人。」

印尼近期兴起「不见即婚」。取自CUP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印尼 新闻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