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重症冠病患者也有后遗症 3个月后仍持续气促疲倦

非重症冠病患者也有后遗症 3个月后仍持续气促疲倦

星洲网 - 即时国际·2020-12-02 11:02

签约汽车保险,可节省最多100美元!
新加坡最全中餐外卖,随时随地享美食!

(图:法新社档案照)

(伦敦2日讯)牛津大学一项新的扫描技术研究发现,一些之前没有发现后遗症的非重症新型冠状病毒确诊者,肺部也会受损,就算年轻人也不例外。研究测视10名非重症冠病患者,发现其中8人在感染病毒后3个月持续出现呼吸急促和疲倦问题。

该研究对10名年龄介乎在19至69岁的冠病患者做测试,他们都并非重症患者(例如未曾入住深切治疗部或使用呼吸机),常规扫描没有发现他们的肺部有问题,但当中有8人在感染病毒后3个月持续出现呼吸急促和疲倦问题。研究目的是找出非重症患者有否出现肺部损伤,受损程度是永久性还是暂时性。

部份3个月持续气促常规扫描难发现

在磁力共振(MRI)扫描期间,研究人员使用氙气(Xenon)来识别常规扫描未能发现的肺部损伤,结果发现那8名呼吸困难的人,其部份肺部氧气进入血液出现困难,意味着他们的肺部受损。现时已知高龄患者出现严重病徵和死亡的风险显着增加,但负责研究的教授格里森(Fergus Gleeson)表示,若测试发现肺部受损发生在更广泛的年龄层,甚至在毋须住院的患者身上,就可能改变治疗指标。

研究结果促使格里森团队计划再对100人做试验,以查证未曾住院及非重症患者是否同样有类似情况。

料一成患者肺损伤致长期症状

协助测试的英国医生海勒(Shelley Hayles)认为,冠病患者中多达10%的人可能会有导致长期症状的某种形式的肺部损伤。然而目前医护人员很多时都不能告诉患者他们到底出了甚麽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症状,令病人承受莫大压力。新的扫描方法找到病人肺部受损的真相,有助诊症和对症下药。

英国哮喘协会及英国肺脏基金会的研究主任沃克(Samantha Walker)博士指出,这项研究有助医学界更好地了解冠病病毒对人体造成的长期损伤,若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肺部受损,则可开发一种能够测量由冠病病毒引起肺部损伤的检测方法,这有助研发特定的治疗方法。

(BBC)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时尚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