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无界 戏剧搭桥
联合日报-两岸·2021-03-01 13:02
「太美了!这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很值得与孩子们分享。」北京中关村一间雅致的茶室里,香港着名儿童戏剧导演、戏剧教育家叶逊谦兴奋地展示手机里存的《九九消寒图》。这个代表中国人过冬哲学的「数九」绘图法,与「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一起,被叶逊谦熔铸成一堂戏剧教育课程《节气》中,走进了孩子们心里。●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宝峰 实习记者 李颖 北京报道
春天冰雪消融,雪化成了水,滋润大地,叶逊谦把雪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又在《节气》中把故事讲给我们。刚结束一堂戏剧课的叶逊谦风尘仆仆地赶来,还没喝一口茶,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九九消寒图》是思考生命的循环,二十四节气是老祖宗留下的人生循环的24个节点。几百年前,丹麦的安徒生想的也是生命的循环。把这两个文化放在一起,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不可以融合。」
年过不惑的他,接受采访时常常做出戏剧表演者夸张又逗趣的动作,或是爽朗又童真地大笑,这个完全沉浸在戏剧世界的香港艺术家,确乎与他的坊间外号「戏剧顽童」十分吻合。
安徒生童话融入花旦唱腔
叶逊谦将安徒生童话《小意达的花儿》中也融入了《节气》元素。在这个异国故事里,女孩小意达看到花儿凋谢十分伤心,在花园里埋葬了花,没想到来年却开出了更美丽的花朵。叶逊谦看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东方意蕴。这不是他第一次在作品中结合不同的文化,作为一个有着多元背景的艺术家,叶逊谦认为,相比差异,自己更看重的是共性。
叶逊谦在北京出生,香港成长,美国留学,与丹麦有长期的艺术交往……走南闯北多年的叶逊谦一路「漂流」,一路结交朋友,将自己的戏剧带到世界各地。
几年前,叶逊谦带学生去丹麦演出,演出的剧目是改编自安徒生的《夜莺》。「安徒生从来没来过中国,这是想像中的发生在中国皇帝与夜莺之间的唯美故事。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切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叶逊谦回忆道,在丹麦的剧院演出时,主角夜莺一开口,独具中国特色的花旦唱腔就立刻惊艳了在座的所有丹麦人。在丹麦和中国之间,叶逊谦用童话搭起了一座通往东方世界的桥梁。
冀今年续办两地交流活动
「戏剧,不止于舞台。」叶逊谦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相信戏剧的力量远超过舞台的局限。2019年,叶逊谦曾想组织一次以「桥」为主题的旅行,带着内地和香港的学生一起去创作和思考。「孩子能影响很多东西,就像他们的想像力,有太多的可能性。」但由于当时香港的修例风波而未能成行。2020年又因为疫情严峻,也没有再启动这样的交流活动。
万物皆有裂缝,但应该把眼光放在「桥」上,叶逊谦说。无论是家长与孩子之间,还是内地与香港之间,「只要搭建起了桥梁,就没有人在乎那条宽阔的、看似难以逾越的河,只有桥才能让双方都获益。」等疫情过去,叶逊谦希望能够继续举办内地与香港的青少年交流活动,「我人微言轻,但是我们可以用柔软的、潜移默化的方式,用艺术去审视香港跟内地的关系,搭建起更多的桥梁。」叶逊谦说。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One-stop lifestyle app dedicated to making life in Singapore a breez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