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则燥湿和胃剂代表方解读,尤适用于湿浊阻滞

2则燥湿和胃剂代表方解读,尤适用于湿浊阻滞

经方学堂·2019-09-06 17:06

点此免费领取价值$799的婴儿用品!
余仁生招聘啦!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优,快点来申请!

2则燥湿和胃剂代表方解读,尤适用于湿浊阻滞

诵明书院

编辑:小药童

写于树叶渐黄的北京

今天学习燥湿和胃剂。

▍全文共2030字,阅读时间大约需要6分钟

燥湿和胃剂

燥湿和胃剂,适用于湿浊阻滞,脾胃失和所致的脘腹痞满,嗳气吞酸,呕吐泄泻,食少体倦等症。

常由苦温燥湿与芳香化浊药物,如苍术、陈皮、藿香、白豆蔻等组成方剂,其代表方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1—

平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15g)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

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各9g)

甘草锉,炒,三十两(4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人姜二片,干枣两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5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本方为治湿滞脾胃之主方。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湿浊困阻脾胃,运化失司,则食少乏味,大便常自下利;湿阻气滞,则脘腹胀满;胃失和降,则呕吐恶心,嗳气吞酸;湿注肢体,则体重怠惰;舌苔白腻、脉缓,皆为湿郁之象。

治宜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方中重用苍术为君药,以其苦温性燥,最善除湿运脾。以厚朴为臣,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佐以陈皮,理气化滞。使以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诸药相合,可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胃复健,胃气和降,则诸症自除。

本方以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为功,临床运用以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而厚为辨证要点。证属湿热,宜加黄芩、黄连以燥湿清热。证属寒湿,可加干姜、肉桂以温化寒湿。

【附方】(1)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厚朴、藿香、甘草、半夏、苍术、

陈皮去白,等分

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热服(散剂,每服3~6g,姜、枣煎汤送下)。

功用:行气化湿,和胃止呕。

主治:瘴疫时气,霍乱吐泻等。

(2)柴平汤(《景岳全书》)

组成

柴胡、人参、半夏、黄芩、

甘草、陈皮、厚朴、苍术

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祛湿和胃。

主治: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2—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大腹皮、白芷、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各30g)

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苦桔梗各二两(各60g)

藿香去土,三两(90g)

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钱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g,姜、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本方是治霍乱吐泻之常用方。其证乃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清浊不分,挥霍变乱而成。

外感风寒,卫阳被郁,则恶寒发热,头痛,湿浊内阻,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湿滞肠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发为霍乱吐泻;舌苔白腻,正为湿郁之象。

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和中理气之法。是以方中藿香用量偏重,以其既能辛散风寒,又能芳香化浊,且兼升清降浊,善治霍乱;配以苏叶、白芷辛香发散,助藿香外解风寒,兼可芳化湿浊;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

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厚朴、腹皮行气化湿,畅中除满;桔梗宣肺利膈,既利于解表,又益于化湿;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且和药性。诸药相伍,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清升浊降,气机通畅,诸证自愈。

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稍缓,对暑月感寒伤湿,脾胃失和者最宜。山岚瘴疟水土不服者,亦可用本方治之。近代常用以治疗急性胃肠炎证属湿伤脾胃,外感风寒者。

【附方】六和汤(《医方考》)

组成

砂仁八分(3g)

半夏、杏仁、人参、

白术、藿香、扁豆、

赤茯苓各二钱(各6g)

木瓜钱半(4.5g)

厚朴八分(3g)

甘草五分(2g)

水煎服。

功用:健脾化湿,升清降浊。

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

本方即藿香正气散去紫苏、白芷、大腹皮、陈皮、桔梗,加人参、扁豆、木瓜、杏仁、砂仁而成。二方均能化湿和中,治霍乱吐泻。前方以藿香为君,兼能解表,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本方以人参为君,重在健脾,主治湿伤脾胃,清浊不分之证。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