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大退学考入北大的高考状元,自曝遭霸凌:北大,对不起我..….(组图)
记得我上学那会儿,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考清北凭实力,考状元看运气。
是的,一个高考状元的诞生,多少都有些偶然性。
但有这么一个人,凭借着绝对的实力,两次参加高考,都拿下了状元桂冠。
她叫刘丁宁,2013年以668分的成绩,被香港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
然而仅一个月后,她就选择退学复读,2014年再度以666分考入北大中文系。
因为刘丁宁的经历太过传奇,当年全网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她的报道。这些年,也一直有网友好奇她的现状如何,只可惜一直没有什么消息。
大家应该记得,我们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有关博主@在下辉子,采访自己当年的学霸同学,10年后过得怎么样了。
他的同班同学,除了“北大才女”李雪琴,还有这位消失已久的高考传奇。
前段时间,在网友的呼声下,刘丁宁终于接受了辉子的采访。
自打北大硕士毕业后,她一直在教育行业工作,至于更多世俗方面的消息,就不愿多透露了。
从精神样貌能推测,刘丁宁的日子似乎也过得不算太差。
她的爱好众多,喜欢音乐,喜欢画画,喜欢传统文化,谈吐优雅自如,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不过显然,这和大家想象中那种顶着状元光环,走上人生顶峰的生活,也相去甚远。
在采访中,刘丁宁还说了这样一段话,引发了网友热议:“你追求温良恭俭让,别人对你是坑蒙拐骗偷。”
考北大,是她放弃了港大优渥奖学金的慎重选择。而北大的这段经历,却成为了她心中难以抹去的阴影。
我觉得她的故事其实也挺值得我们普通父母思考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除了学习应试的知识,其实也需要学好“与他人相处”这门课。
从港大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对当时的刘丁宁而言,国学氛围浓厚的北大,才是自己的理想学府。
为此,她顶着他人的不解,舆论和复读的多重压力,做出了这个选择。
但可惜北大的求学生涯,并不如刘丁宁想象得那样美好。
她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大学生活:
“男生都还没来得及喜欢,就先被女孩子排挤了。”
刘丁宁在采访中透露,自己遭遇了校园霸凌,被同学排挤和孤立。
据她说有次学校戏曲社团有演出,她花了半年的时间排练,最后却被同学“赶”了出去。
对方直接跟刘丁宁说:“你再来排练,我就报警了”,还说“不要觉得你天下第一。”
这段经历,显然对刘丁宁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非常的困惑。
她的失望溢于言表,直言:“北大的经历,挺对不起我的。”
当然,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刘丁宁的采访视频火了以后,也有同届、同社团的北大学生出来回应。
在另一位校友看来,社团活动这件事,大家并没有故意排挤刘丁宁。
演奏排练中,刘丁宁技不如人,社团刚开始也并没有淘汰她,而是增加了一名同学分担演出。
但刘丁宁很不服气,坚持认为自己是曲高和寡,别人刻意排挤自己。
为此,她甚至影响了整个乐队的排练,最后社团开除刘丁宁,也更多是因为她彻底了扰乱了纪律。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是当事人,也不好多说。
不过这种“为一个目标,付出许多,最后却未必能得偿所愿”的情况,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
也许你拼命刷题,考试分数可能没有临时抱佛脚突击的同桌高;也许你积极帮助同学,却在选班干部的评比中票数落后;也许你努力练习了很久的才艺,最后名额给了另外一个同学……
孩子们可能因此而会愤怒,会失望,会心态失衡,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不过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它不会一直如自己期待的运转,也不是说,只要你够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我们其实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多给孩子打打这类的预防针,教会孩子面对问题,更加的“好沟通”,有强大的心理弹性。
比如孩子想在童话剧中扮演公主,咱们可以在私下多陪孩子模拟演练几次类似的场景。
跟孩子一起来分析,很多人都想演公主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不断的尝试之后,孩子会更容易理解:
如果一味应和和讨好别人,自己想要的就一直都无法满足。
如果一味的考虑自己,会不容易达成协商,最后大家都玩不成。
如果先考虑别人的利益,同时兼顾自己的利益,比如先让对方扮演公主,然后自己再来扮演,就容易达成共识。
这种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能力,对孩子们在学校赢得友谊和尊敬特别重要,也能够同时锻炼孩子的领导能力。
另外,也可以做一些心态方面的引导,就拿排练很久,最后却没有上台演出来说,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没关系,起码你的演奏技巧比以前更好了,和朋友一起排练也很快乐。
即便不成功,起码有进步,起码很快乐,树立起这样的观念,孩子还是能一往无前,勇敢走自己的路。
除了社团演出这件事,刘丁宁的校友还透露了她上大学时许多细节。
根据网友@我的我要爆了描述:
当时同学们,更多是因为刘丁宁过于“特立独行”,不得不敬而远之。
刘丁宁会在宿舍楼里练习吹笛子,大声公放戏曲,已经干扰到了其他学生的生活。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她也不太注意社交礼仪和边界感。
有事的时候,刘丁宁会加对方微信,事情一了,冷不丁把人家删掉。万一再有事,就再加再删……如此反复。
刘丁宁还喜欢在课程群、班级群等通知群里刷屏,在公开场合聊自己的私事。
比如有一次,她和室友因为“雾霾天要不要开窗”产生了争执。
这不是什么大事,也无关对错,纯粹就是两个人生活习惯不同,产生了一些小摩擦。
但是刘丁宁选择在年级大群中,把这件事长篇大论的发了出来,倾诉自己的委屈。
其实刘丁宁的这段话,是她很真诚的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样的长篇分享发在有90多人的大群里,又不太合适。
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像雾霾天能不能开窗这样的事情,原本不必上升到这么严重的矛盾。
刘丁宁自己在采访中也表示过:
“高考前是应试教育,大学是职业教育,然后直接上班。
但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一段成人教育的缺失,对她来说是一种缺憾。”
我觉得这段话说的挺有道理的。
在学校这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下,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排名。
至于如何与人相处,适应社会的能力,往往会被忽视掉。
但社会对人的考核标准,往往更综合一些,不仅仅看成绩学历、工作能力。
孩子能否尊重别人,能否换位思考,能否调节情绪,能否察言观色,处理争议时,是否有较好的协同能力……
这些都直接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受欢迎程度。
可能刘丁宁这样心思单纯的孩子,只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明白:
类似的摩擦争执,应该私底下处理,而不是放到大群里声讨,这样解决不了事情,对不相干的人也是一种干扰。
而想要解决矛盾,彼此要平心静气的说说自己的诉求是什么,然后提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比如,商量一天之内什么时间开窗,或者自己在寝室的时候一定要关好窗户……
如果一定要像打辩论赛一样,在言语上分个高下,剑拔弩张,那么最后大多数情况是不欢而散,即便争赢了也是输家。
在集体里,人不能只让自己舒服,还要换位思考,想想别人的诉求是什么。
处理争议时,要有较好的协同能力和沟通技巧,学着利益最大化,把伤害降到最低。
这些“社交潜规则”,需要有人教,需要我们带着他运用,并不是孩子长大自然就明白了。
采访最后,刘丁宁说:自己接受采访,是想摘下既有标签,探索和认知自己。
说实话,看完整段视频,我内心还挺感慨的。
鸡娃的终点,从来不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考上名校或者状元,而是孩子拥有过得幸福的能力。
这些可能是对生活的热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找到自我价值……但往往也最容易被父母忽视。
清华教授赵昱鲲曾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你眼中的老虎,也许是只野猫。”
孩子成长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老虎会吃人,直接威胁孩子生命、健康,父母一定不敢忽视。
狐狸会吃鸡,属于重大财产损失,不致命,但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野猫最多偷条鱼,虽然也是一种财产损失,但辛苦一点儿,多打点儿鱼回来就能弥补了。
最怕的,就是父母用尽全力,去追逐眼前的小目标,却错失对孩子长远人生的规划。
那样不仅会很拼,很辛苦,孩子也很难过得开心顺遂。
最后也让我们祝愿刘丁宁,能摆脱过往的桎梏,重新扬帆起航,过上自己想要的,纯粹的诗意人生。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奇闻异事 国际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