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担任剧版《三体》科学顾问,叶文洁的论文成果这样炼成
视频加载中...
刚完结的剧版《三体》收获原着粉众多好评,这与创作团队前期花费3个多月采访射电天文、纳米技术、粒子对撞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依托严谨缜密的想象、设计、计算、推演,邀请一批中国科学家作为科学顾问,帮助影视作品完善了世界观架构和视觉呈现效果密不可分。记者采访为该剧担任科学顾问的两位南大教授,听他们分享感受。
周礼勇:
帮助叶文洁计算电磁辐射的时间
科幻作品的改编难点除了真实还原,还在于如何准确表达、展示相关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在片尾的致谢中,该剧制作方灵河文化列出了一串长长的科学顾问名单。这其中,有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数十位专家学者。
比如,剧中亮相的科学成果“飞刃”是“古筝行动”亮点之一,剧组专门邀请了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中心的科学团队提供了相关公式和设计方案。加速器基地的实验结果,则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专家根据年代背景与剧情需求,设计了实验细节并出具符合规范的实验报告。
原着中,角色叶文洁于上世纪70年代计算电磁辐射由木星到达太阳、再由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创作前期,本剧科学顾问、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根据当时人物能够接触到的数据精度和行星历表,利用余弦公式验证了剧情的合理性。
采访中,周礼勇告诉记者,原着中提到:直到叶文洁发现了下面这组数据,才证实了以上观点:木星和地球距离:629730000千米;太阳和地球的距离:152100000千米;太阳和木星的距离:778330000千米。电磁辐射从木星到地球需要的时间,约等于2099秒。电磁辐射从木星到太阳,再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约定于3101秒。两者相差1022面,就是十六分四十二秒。周礼勇通过推算核查了这一部分原着内容。木星、地球的位置,可以从行星历表当中方便地找到。而行星历表,现在常用的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历表(Development Ephemeris,即所谓 DE 历表),他们也提供在线交互的查询功能,可惜现在这个网站只能在境外(或者用 VPN)才可以访问。小说中提到的 1970 年代,中国科学家用的行星历表数据,或许是苏联的,也可能用的是法国巴黎天文台的。
周礼勇说,“我觉得描述的过程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推算过程:她是先从行星历表上看到某时某刻地球和木星的黄经(在以太阳为中心的坐标系中的经度值之差为大约 11 度,然后就可以估算各星体之间的距离。原文中距离的精度(数字后面有4个0)可以看出来是估算值。估算时,可近似地认为地球轨道、木星轨道共面,轨道是圆轨道,所以太阳和木星的距离就取 778330000千米,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是 152100000千米(这两个数字基本可以认为是常识数字),此时就可以用余弦公式计算木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629730000(km)。最终结果还跟小说里的数字对上了。”
研究者乐于为大众科普
周礼勇还说,“在电视剧片尾处看到了许多同行的名字,当时剧方找过来,由于保密需要,我对于情节一无所知,主要是针对一些研究中具体问题给出解答。剧组的谨慎是必要的,比如行星历表用成现在的,就闹笑话了。小说毕竟是小说,有些情节是虚构的,对于非研究者来说不具备实操性。”
他表示,身边好多学生都是《三体》的原着粉,朋友圈讨论很多。“科幻作品关注的人多,说明公众对科学的兴趣高。好的科幻作品对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科学的认知度,有很大促进作用。说不定会有更多学生来学习天文。”最近,大家也特别关心,科学家怎么看科幻这样的话题,周礼勇认为,其实身边也有不少研究者对科幻作品并不那么热衷。很多人对天文很好奇,但研究者对于移花接木、牵强附会不感冒。“不爱科普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较真。跟研究领域有重合的时候,特别喜欢较真,这也可能会少了乐趣。科学是严谨的,但对科幻作品没必要提太高要求。只要不违反基本原则,大胆想象一下挺好的。”
第一次与影视产生关联的周礼勇教授也表示,“其实我们挺愿意为影视提供科普的,希望能够打破门槛,追求准确的研究论文不适合所有公众,但影视作品可以起到普及作用。有机会参与这样的工作很开心,进行创作的传播者,最好也懂基本的天文物理知识,那就更得心应手了。”
陈鹏飞:
帮叶文洁改论文,不必过多苛求
从事太阳爆发现象研究的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告诉记者,“剧中有关叶文洁在《天文学报》杂志发表文章介绍太阳模型,剧组还特意写了6页纸的论文初稿,给我看看内容是否需要进行修改。”剧组太认真的创作态度,还吸引陈鹏飞去查了那一年《天文学报》到底发表了哪些文章。”此外,还要针对剧本中有关科学内容是否严谨,回答太阳物理相关问题,以及专业研究会去哪些网站找资料。
陈鹏飞经常给中小学生做科普讲座,比如就《流浪地球》就做过相关报告;讲座提问环节也有学生关心,《三体》中叶文洁用太阳做信号放大器可行吗?“当时《流浪地球》设计天文知识的部分,有专业人士专门写文章挑刺,但我觉得只要不违背物理原理,科幻随心所欲也没什么。”最近在追电视剧《三体》,陈鹏飞对于电视剧本身给予肯定。稍意外的是,科学研究者也有文艺青年的一面,他是《人世间》这样展现人性微光、台词有艺术价值剧集的忠实粉丝。“演员演得挺好,即使是像《三体》这样的科幻作品,场面炫目的同时,人物塑造是否情感细腻、逻辑自洽也是观众很在意的部分。”陈鹏飞表示,自己不会去苛求电视剧里科技对不对,毕竟是科幻片而不是科教片,对于电视剧的专业呈现反而会相对宽容。“科普用了什么原理,对信以为真的人做一些提醒就好。”
《三体》探索不同文明如何共处
影视作品与科研工作者的良性互动值得推广。陈鹏飞表示,像《星际穿越》《信条》的幕后科学顾问就有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这样的“硬科幻”经典代表作、电影制片人。《星际穿越》需要推算出进入黑洞后时空的变化,以及黑洞到底是什么样子,需要通过严谨的科学计算得出。
即便《三体》小说本身也有不准确的地方,但是《三体》的可贵之处,在于吸引大家去探索外星人,提供了多少亿年之后,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处的思考。陈鹏飞说,“如果外星人真能像剧中那样到达地球,他们应该不需要我们传达信号,就能感知我们的存在。不同文明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止,但文明的发展最终应该选择共存。”
陈鹏飞在求学中被天体物理吸引,读博时才改学天体物理,研究之后深刻体会到沧海一粟。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是第一个穿过太阳圈进入星际介质的飞行器。1990年,旅行者1号传回在遥远宇宙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的地球只是一个很小的淡蓝色圆点。“帝王将相,普通老百姓,各种恩怨情仇,都集中于一个点,你会感知人类的渺小,宇宙的伟大。同时人文教育也告诉我们,人虽然渺小,体现人性光辉的时候则是伟大的,胸怀可以超越宇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陶善工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