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坦克发动机有多难造?至今仅有几个国家掌握技术,这是为何?
搜狐军事·2023-06-01 11:06
引言
在大众的认知中,陆军部队所使用的武器研发难度,往往要比空域武器装备的研发难度小得多。比如装载于战机的航天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便是不少国家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但研制起坦克发动机,是不是要简单得多呢?
看似简单的坦克发动机技术
其实这就是大家很容易陷入的一个思想误区。诚然,坦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款“车”,如今各国的工业水平较之上个世纪已然有了极大提升,造起“车”类使用的发动机还不是小菜一碟?
国家之间的“实力比拼”
在坦克最初运用于战场时,所使用的发动机多为民用车辆发动机,但随着各个大国工业水平的提升,坦克发动机的技术也越来越讲究了。并且,各国还形成了竞争之势,都在坦克发动机领域投注极大的精力、资源,唯恐技术落后于他国,其中以苏联与美国为最。
战争越打越激烈,各式各样的先进武器被搬到了战场上,于是各国使用的坦克不仅火力要强,还得保证自身的安全性,所以坦克的速度、机动性、动力、油耗等性能迎来了极大的考验。
想要将这些性能往上提,那边只能研发出更加先进的发动机,此时各国与其说是在坦克发动机领域进行较量,不如说是在比拼经济、科技以及国家所拥有的技术人员。
坦克发动机,还真不好造
美国、苏联两国的研究人员不约而同地选择发展燃气轮机,这款发动机能够保证坦克在各种极端环境下输出的动力,并且加速性比之传统的坦克发动机更佳、功率也能得到极大提升。
但“一分货,一分钱”,燃气轮机的研发、运行成本极高,后来苏联囊中羞涩,退出了燃气轮机的研发、运用,美国从此独树一帜,一跃成为坦克发动机领域造诣最高的国家。
苏联虽说在经济方面很受限制,但毕竟是一个工业大国,经过国内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积累了大量的坦克发动机研发技术,并付诸于实践,所以苏联的坦克发动机技术倒也没有被美国落得太远。
同时在高等学府中,苏联也大力培养内燃机领域的技术人才。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便继承了苏联的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在坦克发动机领域站在了世界前沿,令各国羡慕不已。
结语
这个世界相当现实,实力为王。经济、技术领域有底气的国家所拥有的坦克发动机技术越来越高深,比如联合国五常以及另外几个工业强国。
而其他国家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压根追不上这些得天独厚的国家,只能认命,要么直接购买发动机,要么购买技术。所以坦克发动机看似不难造,可真正拥有顶尖制造技术的国家,也仅有那么寥寥几个而已。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生活 中国
One-stop lifestyle app dedicated to making life in Singapore a breez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