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滟西江水,朝朝伴我行”——江苏省生态示范村泰兴市滨江镇西江村见闻录

“滟滟西江水,朝朝伴我行”——江苏省生态示范村泰兴市滨江镇西江村见闻录

扬眼·2023-07-28 08:48

开通Nestia钱包,享受多重优惠!
新加坡最好的贷款比价平台 - Lendela!点击进入

走进江苏省生态示范村泰兴市滨江镇西江村,一幅鲜艳的公益广告牌映入我们眼帘,“滟滟西江水,朝朝伴我行”,由此激发了我们览物赏景的浓厚兴趣。

地处沿江地区的滨江镇西江村,隶属该镇马甸片区,由原临江、西江、张季三个自然村合并,全村拥有24个村民小组,806户,2576人,耕地2786亩,沿江高等级高速公路与新504省道纵横穿村而过。西江中沟,北接古马干河,南至新504省道,全长2.4公里,由北向南穿越西江村腹地。两岸绿化迷人,木桩生态护坡,河道碧波荡漾,是西江村名副其实的“景观河”。4.4公里长的黑色路面和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纵横穿插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红叶石楠球、桂花、香樟、榉树、柳树、桃树、梨树等18种3.12万棵绿化树木布满了村庄道路、河渠、庭院、庄台,把全村打扮得绿意盎然,绿水荡漾,优美景象成就了“江苏省林业绿化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的威名,绘就了一幅幅“村在林中、居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

以乡村振兴为己任,全力以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2016年,军人出身的周建中担任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上任以来,针对集体经济薄弱的实情,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善于驾驭全局,争创一流,整活各种资源,注重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周建中上任以来,以乡村振兴为己任,把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启动和实施了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计划。大力推动家庭农场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助力当地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振兴,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特种水产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增强家庭农场发展动力;先后培育邵永四、徐永红家庭农场发展壮大,使之实现了粮种烘干、仓储、销售一条龙服务;利用丰富的劳力资源,创办了西江劳务有限公司、西江物流运输公司,并拓展两大公司的经营范围。通过上述途径,增强了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拓宽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渠道,使集体经济收入稳中有升,逐年增长,2017年38.5万元,2018年46.52万元,2019年62.58万元,2020年64万元,2021年77.88万元,2022年105万元,连续多年荣获综合一、二等奖。

以活水工程为抓手,让村庄水环境“活”起来

土生土长的周建中,对西江村原有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历史上,西江村地处长江之滨,该村临江村民大都逐水而居。该村原自然村临江村,民国时期还有一座大型货物运输码头,从这个码头将苏北盛产的生猪、木材、粮食运往苏南各地。解放以后,国家曾在东夹江附近围堤办起了水产养殖场,西江村居民才告别逐水而居的历史。

由于地处长江之滨,这里地势低洼,是全市有名的“水患村”。2013年,周建中进入村委会工作,2016年,他被任任命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上任后,他将村里的2700多亩地进行流转承包,培育和壮大了两家家庭农场。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的特点,每逢夏季雨季来临,大量雨水受土质影响在田间无法排出,致使“水患”不断,村里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抢险排涝。

为解决“水患”难题,周建中和一班人以“活水工程”建设为抓手,以西江中沟为中心,对村水环境进行全面整治,使村庄水环境“活”起来。

西江中沟,在西江人眼中又叫做“九九中沟”,是1976年9月9日伟人逝世那年开挖的,当地人为纪念伟人,将该中沟取名为“九九中沟”。2000年,临江、西江、张季三个自然村合并以后,才将“九九中沟”更名为西江中沟。该中沟北接古马干河的长江水系,南接新504省道,全程2.4公里。

整治以前,西江中沟两岸植被基本上处于原生态状态,两岸长满了芦苇、芦竹、杂树、杂草,河道长满了水葫芦、水花生、浮萍草等众多的水生植物,冬季河床淤积严重。村两委一班人带领全村干群对西江中沟进行全线整治,清理了沿岸杂草杂树杂物,拆除了历史性的违章建筑,消除了扒坡种植;对河道实行亮底清淤疏浚,落实了木桩和麦冬草生态护坡措施,对部分河段落实了直立墙护坡;整坡绿化也到位,两岸先后栽了数以千计的杨柳、桂花、榉树、香樟、栾树、红叶石楠,铺设2.4公里的黑色路面和2.4公里的水泥路面。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治以后的西江中沟,使全村的水环境也“活”起来了,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优美景象,成为全村居民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的“景观河”,2020年通过泰兴市首批幸福河湖项目验收。

以西江中沟为枢纽,着力打造“一河一景”水环境

在高质量打造西江中沟“景观河”的基础上,西江村两委会一班人接着又打响了一场根治“水患”的战役。

西江村前后投资300多万元,对西江村境内的28条庄河进行亮底清淤,河道疏浚,清理违建30多处。并且在东夹江边规划建设了10座流量泵站,同时建成了数十座圆涵与方涵,使原有的28条闭塞庄河与长江水系相沟通。根据“一河一景”的村庄生态环境布局,新增绿化树木10800余株、绿化节点21处,新铺设水泥路面,栽下了榉树、栾树、桂花、紫薇、中山杉、桃树、梨树、樱花等18个品种的树木和花卉,所有河道落实了木桩生态护坡、麦冬草护坡、紫荆花护坡等措施,新增生态护坡2400米。当西江六组庄河经过亮底清淤、河道疏浚,通上了西江中沟的长江活水。该组93岁的季桂生老人动情地说:“在我90多年的记忆之中,这条庄河封闭闭塞、水质黑臭,既没有清淤过,也没有疏浚过,一直是‘死水一潭’。如今这条几十年的死水沟不仅通上了长江活水,而且水也清了,两岸也美了”。2022年底,西江二组350米长的屋后生产沟通过了泰兴市市级河湖验收。

打造生态宜居庄台,建成绿水荡漾的“水美”西江

经过一系列水环境的整治行动,该村西江中沟与28条庄河全部沟通了长江水系,活水工程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铺设污水管网12017米,整个村庄水环境“活”了起来。

在水环境整治的同时,西江村也加大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白加黑”提档升级了4.4公里的黑色路面,6000多米的硬质路面也通组入户……

在实施生态环境优化工程的基础上,该村也积极推进美丽幸福乡村建设步伐,加大对西江中沟的水源地保护,合理放养鱼苗,实施适度规模水生植物净水工程,张季三、四、五、六组庄河生态护坡全面建成。

在村两委的统筹部署下,2022年共拆迁100多户,清理断壁残垣23处,新铺设硬质路面6000多平方米,建设广场一个,新建绿化节点21处,打造幸福河湖2处,西江四、五、六组庄台,临江一组庄台,张季三、四、五组庄台、西江二组庄台先后被成功地打造成为泰兴市美丽宜居的示范庄台,该村其他庄台都达到泰兴市清洁整洁庄台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村牢固树立林长制就是“责任制”的意识,把实施林长制当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注重公共空间布局规划,以村主干道绿化、庄台道路绿化、河坡沟渠绿化、庭院绿化、农田林网建设,见缝插绿,应绿尽绿。近几年来先后植树31200棵,品种有红叶石楠、中山杉、桂花、桃树、梨树、橘树、栾树、柳树、樱花等180个品种,绘就了“村在林中、居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

为使河道碧水长流,村庄绿化美化,庄台干净整洁,村里建立了14人的“六位一体”管护队伍,确保每天“河道有人打捞、道路有人保洁、绿化有人维护、垃圾有人清运”。该村先后获得“国家级森林乡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健康村”“江苏省林业绿化示范村”“江苏省和谐社区示范社区”“江苏省生态示范村”“泰州市文明村”“泰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泰兴市美丽宜居示范庄台”“泰兴市无访村居”等荣誉称号。2020、2021、2022年连续三年被镇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2021年获评镇综合二等奖,2022年获评镇综合一等奖。

万莹 季国富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