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成绩想逆袭? 就从这节课开始! 绝对干货, 不看后悔
摩擦起电
就是这样一节中考几乎从来不考,但是却很重要的一节电学基础课,很多同学从此处才开始领略到了电学的趣味性,也让初三的同学们在刚开始接触电学,就喜欢上了电学课,可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整个电学就只有这一节是最充满趣味性的,后面的电学课抽象、越来越难,从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到电功、电功率、电热,一节难似一节!电学题的综合性也会越来越强,越来越难做,导致很多学生越学越困惑、越学越吃力,直至最终学得一塌煳涂,成绩从初二物理的名列前茅渐渐名列平庸。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里面还出现了各种有关摩擦起电的趣味知识,比如塑料尺吸引碎纸片、捋一捋捆扎绳会散开、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吸引轻小物体等,还会有物理老师亲自演示或者看视频中的各种摩擦起电现象,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激发人的好奇心,让所有刚刚接触电学的初中生朋友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电学原来这么有趣啊。
这是为什么呢?
电学为何越来越难?比力学还难?
以河南中考物理为例(满分70分),电学部分约为32分,占比为45%,电学中等题型或难题约为28分,占比为40%。
是的,在中考物理题中,比较难的题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压强、浮力以及滑轮组之类的综合性实验题、压轴计算题;然而最难的往往是电学实验题以及最后的电学压轴综合性计算题!
但是,难总是相对而言的,再难也有为数很多的同学学的非常好,再简单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学的非常差。
电学第一节的内容看似与后面的电学内容是脱节的、剥离的,但是实际上,第一节课是整个电学的微观基础。初中物理并不像高中物理那样研究特别多内容,也不深入,所以,初中物理电学第一节与后面的电学内容的关联看起来似乎不是特别大。
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学好电学第一节课。
这一节课,在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如下:
1.正电荷与负电荷
【知识点解析】
(1)两种电荷: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负电荷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摩擦起电
【知识点解析】
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知识点解析】
(1)电荷间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两个物体(不涉及磁体)相互排斥,有两种可能:
a.都带正电;
b.都带负电.
(3)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可能:
a.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
b.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不带电;
c.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
4.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知识点解析】
(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
(3)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
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
汤姆生枣糕模型:1904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模型,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
卢瑟福行星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玻尔量子化轨道: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
现代电子云模型:20世纪20年代以来 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 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着名的 测不准原理.
5.导体和绝缘体
【知识点解析】
(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
所有的有内涵有深度的学习都不简单!电学也是这样,即将进入初三的同学们,请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吧,即便在学习电学时遇到困难,也不要气馁,总会有各种方法去解决的,下面是学习哥为大家总结的电学知识,希望对同学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迷你小课。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in Nesti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