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么关系?感染途径、治疗和预防方法? 医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见5大问题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么关系?感染途径、治疗和预防方法? 医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见5大问题

明报-健康·2021-01-11 20:02

CLS搬家服务,超值又省心!
自然哲理Philosophy:一款深受希腊公主喜爱的美国本土护肤品牌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跟念珠菌(Candida)有什么关系呢?本港自2019年6月底出现首宗耳念珠菌个案后,相继出现零星个案,至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管局九龙西医院联网出现耳念珠菌爆发,至今本港已共录得至少160宗个案。虽然当中只有两人受感染并出现病徵,其馀病人只是带菌而沒有病徵,但耳念珠菌一旦入血会造成入侵性感染有机会致命!即看专科医生拆解关于耳念珠菌的常见5大问题。

目录

1 什么是耳念珠菌?

2 为何会感染耳念珠菌?

3 感染耳念珠菌有何后果?

4 耳念珠菌难以对付?

5 如何预防耳念珠菌?

养和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徐诗骏医生表示,耳念珠菌是念珠菌的一种,属真菌类別。要预防耳念珠菌,最重要是注意个人卫生、控制已有疾病,从而增强免疫力。

相关文章:【念珠菌】 阴部痕痒难忍 求医辨清念珠菌 5类情况女士容易受感染

什么是耳念珠菌?

养和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徐诗骏医生表示,耳念珠菌是念珠菌(Candida)的一种,属真菌类別。念珠菌一般存在于人体的黏膜,包括口腔、皮肤、肠道、女性阴道,社区中的念珠菌感染,通常会造成阴道炎、尿道炎等。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首次于2009年在日本一名病人的耳道中发现,因此命名为耳念珠菌,但它也可以寄居于人体其他器官,现时大部分耳念珠菌都不是在耳道中找到。

为何会感染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主要存在于医院环境中,带菌者经共用物件,例如牀栏、量血压器、探热器等医疗仪器,把耳念珠菌传给其他人。大部分耳念珠菌带菌者都沒有病徵,当医院发现有病人受感染后,都会进行追踪、筛查,从而发现其他带菌者。徐医生指,耳念珠菌一般不会影响到健康人士,但当人体的抵抗力差,例如是长期病患者、癌症病人、正服用抑压免疫系统药物的病人等,则较大机会感染。

感染耳念珠菌有何后果?

当人们接触到耳念珠菌,若只是停留在皮肤表面的话,一般都不会引发感染或出现病徵。然而,如果皮肤上有伤口或者身上连接导管,例如尿喉、中心静脉导管或其他入侵性医疗用具,耳念珠菌就有机会进入血液,引起入侵性感染,会出现头晕、发烧、血压偏低等病徵,免疫力较差人士甚至可能引致败血症。数据显示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三十至六十。

耳念珠菌难以对付?

徐医生指出,耳念珠菌入血造成的入侵性感染,徵状与其他细菌性败血症很相似,例如会出现发烧、血压下降等。如果医生早期只处方抗生素而非抗真菌药物,临牀上就沒有效用。若等待抽血种菌后确定为耳念珠菌,医生再处方抗真菌药物对付,届时或已延误治疗。

耳念珠菌亦具有多重抗药性,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未必有效,或需要同时採用多种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外国经验,目前有3种抗真菌药能对付耳念珠菌,分別是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但耳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分別有约九成及三成抗药性,会减低治疗效果。至于耳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的抗药性少于百分之五,最大机会有效对付耳念珠菌,而且副作用较少。

如果病人出现耳念珠菌入侵性感染,通常需服用两星期抗真菌药物;若只是耳念珠菌带菌者,并沒有受感染及明显病徵,则毋须服用抗真菌药物。

如何预防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的生命力顽强,一般消毒剂未必能把它消除。徐医生表示,在环境中的耳念珠菌可以用1:49稀释漂白水清除,然而外国报告指出,一旦有耳念珠菌寄居于医疗设施的环境中,就很难完全消除。要预防耳念珠菌,要重要的仍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维持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控制已有疾病,从而增强免疫力。

要预防耳念珠菌,要重要的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维持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控制已有疾病,从而增强免疫力。(明报资料图片)

专题系列文章

耳念珠菌跟念珠菌有什么关系?感染途径、治疗和预防方法? 医生拆解耳念珠菌常见5大问题

【新冠肺炎】丰泽楼污水样本有新冠病毒 再强制检测增3患者现病徵 徐德义:过去1星期本地源头不明个案佔27%

新冠肺炎|张竹君:源头不明个案包括司机、院友、家庭主妇、售货员、装修工人、外佣 市民防疫仍须谨慎(新增强制检测大厦名单)

新冠肺炎检测|42座强制检测大厦5.5万人中16确诊 新增3大厦须1月8日前检测(附社区检测中心地点及深喉唾液收集点)

新冠疫苗丨增强疫苗成效(吾生有杏:院长医生周记 131)

嵴柱侧弯非坐姿不正确 源于基因变异 留意3大状况 青春期筛查助早矫正

低温症|寒冷天气警告 5类人士容易出现低温症 注意初期病徵神智不清、说话含煳、震颤

新冠肺炎丨烟民中新冠 重症风险倍增(肺腑之言)

新冠肺炎丨港设83个深喉唾液样本收集点(附新增收集点名单及社区检测中心地点)

新冠疫苗丨香港过敏协会料疫苗辅料PEG致过敏 有病史人士宜谘询医生 建议接种疫苗后待30分钟观察过敏反应

特别声明:本文为转载/投稿,仅代表该原作者观点。NESTIA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